[发明专利]一种铁路弹簧磨削银亮材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6854.2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妍;李爽;陈辉;吴胜付;王刘涛;方燕;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斯科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4B1/00;C21D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304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弹簧 磨削 银亮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弹簧磨削银亮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上料—软化退火—二辊矫直机粗矫—剥皮机剥皮—二辊矫直机精矫碾光—涡流探伤—锯切定尺—涂防锈油—包装的工艺步骤。本发明中,采用软化退火和剥皮机剥皮的组合,增大热轧棒材内碳化物颗粒的平均直径,从而有效地降低硬度,再对其进行剥皮,控制刀具去除量,这样热轧棒材不易出现崩离现象,提高金属成材率;在剥皮机剥皮工序前的二辊矫直机粗矫提高热轧棒材的直线度,降低因直线度导致的过渡切削,降低刀具磨损,而在皮机剥皮工序后的二辊矫直机精矫碾光,修正剥皮过程中,刀具抵触热轧棒材造成的直线度问题,并通过砂带磨床抛光,消除刀具切割对银亮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弹簧磨削银亮材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原材料内部和外观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弹簧材料首当其冲,尤其对外观尺寸、表面缺陷控制要求极高,尺寸达到h9级甚至更高要求,表面要求零缺陷供货,表面不得有加工硬化层,为保证质量,高应力稳定杆均用弹簧钢采用银亮状态交货。
目前,使用通过黑皮棒料生产铁路弹簧磨削银亮材的工艺,主要采用黑皮棒料剥皮+碾光+砂轮磨削等为主的生产工艺,该种工艺存在生产工序复杂,工艺之间配合度低,对产品质量不易控制,造成银亮材表面划伤和脱碳层残留现象,金属成材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弹簧磨削银亮材的生产工艺,采用软化退火和剥皮机剥皮的组合,增大热轧棒材内碳化物颗粒的平均直径,从而有效地降低硬度,再对其进行剥皮,控制刀具去除量直径方向0.7—1.2mm,剥皮刀具每转进6—10mm/rev,这样热轧棒材不易出现崩离现象,提高金属成材率;采用二辊矫直机粗矫和二辊矫直机精矫碾光的工艺组合,在剥皮机剥皮工序前的二辊矫直机粗矫提高热轧棒材的直线度,降低因直线度导致的过渡切削,降低刀具磨损,而在皮机剥皮工序后的二辊矫直机精矫碾光,修正剥皮过程中,刀具抵触热轧棒材造成的直线度问题,并通过带有五个不同粗糙度的砂带磨床进行抛光,实现由粗磨到精磨的快速加工,消除刀具切割对银亮材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路弹簧磨削银亮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上料—软化退火—二辊矫直机粗矫—剥皮机剥皮—二辊矫直机精矫碾光—涡流探伤—锯切定尺—涂防锈油—包装的工艺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上料:通过天车将热轧棒材吊装运输至棒材辊底式加热炉输入端的加热辊上部;
2)软化退火:将棒材辊底式加热炉内部温度升高至550—700℃,启动加热辊将热轧棒材送入棒材辊底式加热炉内部,对其进行软化退火处理;
3)二辊矫直机粗矫:将步骤2)软化退火后的热轧棒材,送入二辊矫直机,矫直抛光机通过弯曲矫直方式,通过改变矫直辊角度,引起挠度变化,实现矫直,矫直机直线度要求≤0.6mm/m;
4)剥皮机剥皮:将步骤3)粗矫后的热轧棒材送至剥皮及进行剥皮,通过硬质合金刀具进行高速车削,将热轧棒材表面碎屑去除;
5)二辊矫直机精矫碾光:将步骤4)剥皮后的热轧棒材,送至二辊矫直机进行精矫碾光,碾光后的直线度≤1mm/m,然后通过将碾光后的热轧棒材从砂带磨床的输入端投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旋转,利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传动,带动砂带高速旋转,带动热轧棒材旋转移动,从而将热轧棒材加工成银亮材;
6)涡流探伤:将步骤5)处理后的热轧棒材,通过涡流探伤仪进行校测;
7)锯切定尺:将步骤6)中符合探伤精度要求的银亮材送至金属圆盘锯处,根据加工长度要求进行锯切;
8)涂防锈油:经步骤7)锯切分割后的成品,送至防锈油涂抹处,对其表面涂抹防锈油,并将防锈油沥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斯科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埃斯科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6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