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5276.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华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天圣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6;A61K31/7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蒋慧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cd1 基因 表达 剪接 水平 抑制 pd 信号 反义 寡核苷酸 及其 筛选 方法 应用 | ||
1.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在制备治疗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反义寡核苷酸在PDCD1基因表达的mRNA前体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 所述反义寡核苷酸为促进外显子3跳跃而抑制 PD-1 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所述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靶点存在于所述PDCD1基因的外显子3中,且该作用靶点为PDCD1外显子3上从第12位核苷酸至第45位核苷酸的一段序列,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靶点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PDCD1小基因;
S2、寻找确认S1中PDCD1小基因中的两个外显子剪接增强子;
S3、初步筛选反义寡核苷酸;
S4、在初步筛选的反义寡核苷酸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S3和S4的初步筛选、优化均采用步移法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靶点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包括如下步骤,
S11、设计引物,将人基因组DNA中PDCD1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CI-neo构建PDCD1小基因,并通过测序验证其序列的正确性;所述PDCD1小基因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S12、将表达PDCD1小基因的质粒用支链聚乙烯亚胺(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试剂转入各种细胞检测其剪接模式,发现外显子3的列入和跳跃是PDCD1小基因的主要可变剪接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靶点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对S1中PDCD1小基因中156nt的外显子3做序列删除分析,每个突变体删除12nt,构建13个突变体,由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突变体删除了部分3′和5′剪接位点序列,为避免剪接位点受损造成的影响,在13个突变体的基础上,补充两个不影响剪接位点的删除突变体;
S22、将构建的野生型PDCD1小基因和突变体共16个质粒用支链聚乙烯亚胺法转入A375细胞进行RNA剪接分析,跟野生型相比,其中两个不涉及剪接位点删除的突变体强烈抑制PDCD1外显子3列入,从而确认这两个突变体所删除的序列包含剪接增强子,分别为D13-24删除位点的增强子,和D133-144删除位点的增强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靶点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如下步骤,
S31、首先设计16个15nt长的反义寡核苷酸,靶点覆盖一段长165nt的序列:内含子2最后5nt、整个156nt 外显子3和内含子3的前4nt;每个ASO与前一个ASO存在5nt 的重叠;每个ASO分别与PDCD1小基因共转染到A375细胞,观察ASO对外显子3剪接的影响;从细胞收集的RNA样品用荧光RT-PCR方法分析全长mRNA和缺乏外显子3 mRNA丰度的变化,计算外显子3的列入百分比,结果显示作用靶点为外显子3从16位到40位的一段序列的两条ASO能显著抑制外显子3的列入,且两条所述的ASO作用于D13-24删除位点的增强子及其下游序列,靶点序列含64%的C,提示C-丰富序列是剪接增强子的关键序列;
S32、进一步对S31中两个ASO进行剂量依赖性反应分析,对其抑制PDCD1外显子3剪接的抑制强度确认;
S33、选择两个ASO中效果较好的ASO,在人B淋巴细胞来源的RPMI 8226细胞检测并确认其对内源基因PDCD1剪接的影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PDCD1基因表达的剪接水平抑制PD-1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靶点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如下步骤,
S41、在作用位点覆盖外显子3序列从11位到45位中,设计共20个 20nt和18nt长的ASO,相邻ASO移动一个位置,以100 nM为终浓度,将每个ASO分别与PDCD1小基因共转染,观察ASO对外显子3剪接的影响,除了覆盖外显子3从11位到30位的序列没有效果,其他ASO都显著抑制外显子3的列入,因此确认12位至45位是ASO的有效作用区域,挑选出六个强烈抑制外显子3列入的ASO;
S42、进一步对以上S41挑选出的ASO进行了剂量依赖效应分析,并以不相关ASO为对照,再次确认六个ASO都能显著抑制外显子3的列入,其中覆盖外显子3从22位到41位的序列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天圣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天圣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2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