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草莓原种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03714.X | 申请日: | 201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清;吴伟;刘巧;夏宏义;肖涛;王华玲;程均欢;陈世芬;余莉;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杨远见 |
| 地址: | 442714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草莓 种苗 成活率 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草莓原种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1)原种苗的选择;(2)原种苗分级、假植;(3)假植后保墒、促发新根;(4)土肥水管理;(5)植株管理;(6)病虫害防治。本发明提高了草莓原种苗的整齐度、成活率和生长势,有效的提高了草莓原种苗的质量,为草莓育苗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莓的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草莓原种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上草莓育苗一般以大田育苗为主,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原种苗,通过合理的水肥调控、土壤管理和植株管理,促使抽发匍匐茎,并及时进行整理、覆土压蔓,促进生根,从而形成种苗。
而原种苗的质量决定了草莓种苗的质量,从而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目前,获得草莓原种苗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原种苗(茎尖组织培养,形成无病毒试管苗)经过驯化网室内繁殖形成组培脱毒苗;另一种是选用未结果的植株萌发的匍匐茎苗作为原种苗。
然而,因种植户和部分育苗基地对原种苗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选用的原种苗存在整齐度不够、携带病菌、苗势较弱等问题,待次年春季定植后发苗不整齐,种苗质量不高,严重制约着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申请号为2010102916527提出的草莓育苗装置及方法,选用优质草莓原种苗,利用发明的育苗装置和方法,培育出优质、量大的草莓种苗。
申请号为201410826287提出的是一种草莓的两段育苗法育苗。
申请号为201610943313X提出了一种草莓原种苗匍匐茎繁育种苗的方法。
上述专利文献中培育出优质的草莓种苗均以选用优质的草莓原种苗为基础和前提,经查阅文献发现,尚未见到关于如何提高草莓原种苗质量的相关文献报导。本发明对草莓原种苗按照植株大小和健壮程度进行分级,分别假植于设施大棚内,采用覆膜保墒、喷施叶面肥的方法促发新根并提高成活率;通过差异化植物营养调节管控并结合植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培育出整齐度一致、不携带病菌、生长势健壮的草莓原种苗,为草莓育苗工作顺利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使草莓原种苗整齐度一致,不携带病菌,生长势健壮,特提供一种提高草莓原种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草莓原种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方法,包括草莓原种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步骤:
(1)原种苗的选择:选用组培脱毒苗或未结果的健康植株萌发的匍匐茎苗作为原种苗;
(2)原种苗分级、假植:10月~11月,对原种苗按照植株大小和健壮程度进行一级、二级和三级分级,于设施大棚内作畦,进行假植,株行距10 cm*15 cm,浇足定根水;
(3)假植后保墒、促发新根:假植后立即覆盖厚度0.010 mm~0.025 mm的白色地膜,保墒、促发新根;覆盖1周后,撤除地膜;
(4)水肥管理:撤除地膜后,立即叶面喷施高磷的复合液体叶面肥1次,浓度1000倍~1500 倍液,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
三级原种苗于假植后第2周和第4周分别各浇施高磷苗期水溶肥或平衡水溶肥1次,浓度800倍~1000倍液;
二级原种苗于假植后第2周浇施高磷苗期水溶肥或平衡水溶肥1次,浓度800倍~1000倍液;
一级原种苗不浇施肥料,叶面喷施氨基酸叶面肥1~2次即可;
整个生长周期内,保持土壤疏松和适度湿润,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湿度,温度控制在2 ℃~28 ℃;
(5)植株管理:在假植过程中,及时摘除花蕾、老叶、杂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