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03647.1 | 申请日: | 201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彭才望;唐琦军;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1;F01N5/02;F01N5/04;F01D15/10;F28D1/047;H02J7/3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厉田 |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排气管 发电组 消声器 发动机尾气 三元催化器 处理装置 依次设置 排气 尾气处理装置 发动机气缸 燃油经济性 车轴 净化 蓄能 | ||
1.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连接发动机气缸(1)的尾气排气管(2),所述尾气排气管(2)内沿排气方向依次设置有消声器(3)和三元催化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气管(2)内沿排气方向依次设置有发电组(5)和净化组(6),所述发电组(5)和净化组(6)位于消声器(3)和三元催化器(4)之间,所述尾气排气管(2)上装设有与发电组(5)连接有蓄能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5)包括至少一个类蚊香结构的盘形冷却管(51),所述盘形冷却管(51)设有进水口(511)和出水口(512),所述进水口(511)和出水口(512)分别与发动机的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连通,相邻卷绕的盘形冷却管(51)之间形成空气通道(52),所述空气通道(52)内间隔设有温差发电片(53),所述温差发电片(53)一侧与盘形冷却管(51)固定、另一侧空气通道(52)内的热废气接触,温差发电片(53)与蓄能组(7)电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5)还包括发电机(54)、旋转叶片(55)和辐条式支架(56),所述发电机(54)通过辐条式支架(56)固定在尾气排气管(2)内,所述旋转叶片(55)与发电机(54)的转轴连接,发电机(54)位于盘形冷却管(51)和三元催化器(4)之间、且旋转叶片(55)朝向盘形冷却管(51),所述发电机(54)与蓄能组(7)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组(7)包括整流器(71)、蓄电电池(72)和固定架(73),所述固定架(73)安装在尾气排气管(2)上,所述整流器(71)和蓄电电池(72)安装在固定架(73)上、且整流器(71)和蓄电电池(72)相互电联接,所述整流器(71)与温差发电片(53)以及发电机(54)电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6)包括辐条式绝缘支架(61)、支撑轴(62)和螺旋翅片(63),所述绝缘支架(61)固定在尾气排气管(2)内并位于发电组(5)和三元催化器(4)之间,所述支撑轴(62)固定在绝缘支架(61)上并朝向发电组(5),所述螺旋翅片(63)固定在支撑轴(62)上,所述螺旋翅片(63)周沿均布有多个铜针(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翅片(63)上开设有通气孔(6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翅片(63)的螺距沿排气方向由大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尾气排气管(2)连通的排气支管(8),所述排气支管(8)的一端口位于消声器(3)和发电组(5)之间,排气支管(8)的另一端口位于发电组(5)和螺旋翅片(63)之间,所述排气支管(8)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9),所述涡轮增压器(9)进气口一端连接空气过滤器(10)、另一端连接发动机气缸(1)的进气管(11),所述涡轮增压器(9)的排气口与排气支管(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6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