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2968.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正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江油长特一厂长城福利厂;夏正基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4B1/00;B24B7/10;B24B41/00;B24B41/02;B24B47/12;B24B5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饶振浪 |
地址: | 6217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腐蚀 合金 板材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探伤;(2)成形;(3)铣边;(4)粗磨;粗磨过程中半成品一半浸泡于冷却液中;(5)二次探伤;(6)点磨;(7)精磨。本发明通过两次探伤来检查工件内部及表面的质量,防止工件坯料自身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本发明的加工工艺采用特制的水磨机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时工件浸泡于冷却液中,并从上面对砂轮及工件加工面进行冷却,通过从上下两端对工件进行冷确,提高了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效果,防止产生热变形,并能提高工件打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合金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具备优秀的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等优良性能,性能远优于普通合金被广泛运用于航天航空、能源电力、油气开发、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汽车制造、冶金等诸多领域。一般在600℃以上具有长时间抗蠕变能力、高持久高抗腐蚀性、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塑性。攀长钢自2010年开发成功后,彻底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为高温耐腐蚀合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目前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加工工艺还存在一定缺陷,其加工成型后的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表面粗糙度不稳定,成品率较低;又由于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在较高的温度下仍具有很高的强度,使得其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增大,从而产生大量的切削热,又由于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本身的导热系数很低,散热性很差,使得其切削温度一般可达到1000℃,在如此高的温度下不仅会加剧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的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而且还会使工件产生热变形,加工质量和精度无法保证;基于上述原因,导致国内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探伤:对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坯料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2)成形:对超声波探伤检查后的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坯料进行锯切成形;
(3)铣边:对成形后的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的侧面进行铣边;
(4)粗磨:采用水磨机对铣边后的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坯料的上下两个表面进行粗磨,得到半成品;粗磨过程中半成品一半浸泡于冷却液中;
(5)二次探伤:将半成品进行渗透探伤;
(6)点磨:将经过渗透探伤后的半成品进行点磨;
(7)精磨:采用水磨机对点磨后的半成品的上下两个表面进行精磨,得到成品;精磨过程中半成品一半浸泡于冷却液中。
步骤(7)之后还包括有步骤(8)包装:对成品进行检测后包装,并在外包装上粘贴二维码。
所述步骤(3)中铣边时铣刀的进给速度为8~10m/min,进给量为2~6mm/r,铣削深度为0.5~1mm。
所述步骤(4)中粗磨时水磨机的金刚砂轮的进给速度为8~10m/min,进给量为0.2~0.5mm/r,磨削深度为0.02~0.05mm,金刚砂轮的目数为24~36目。
所述步骤(7)中精磨时水磨机的金刚砂轮的进给速度为5~8m/min,进给量为0.1~0.2mm/r,磨削深度为0.01~0.02mm,金刚砂轮的目数为100~120目。
述步骤(4)和步骤(7)中所采用的水磨机其包括工件放置仓,通过纵向滑动机构安装在工件放置仓上并能沿工件放置仓滑动的横梁,通过横向滑动机构安装在横梁上并能沿横梁滑动的磨头组件;所述工件放置仓内装有冷却液,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板材坯料则浸泡在冷却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江油长特一厂长城福利厂;夏正基,未经四川江油长特一厂长城福利厂;夏正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29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稳定性能的光伏逆变器
- 下一篇:双主动全桥直流变换器的优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