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和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7595.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6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M·舒斯勒;S·阿尔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9 | 分类号: | H01M50/509;H01M50/298;H01M50/249;H01M50/204;B60K1/04;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高压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1)和具有这种高压电池(1)的机动车。在此规定,高压电池(1)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组(5、7、18、20),该单体组具有相应的彼此电连接的电池单体。高压电池(1)还包括电子模块(8),至少两个单体组(5、7、18、20)连接到该电子模块上,电子模块提供至少一个连接件(9、15)以用于将高压电池(1)与电池外部的电网(10、12)相连接。此外规定,电子模块(8)布置在至少两个单体组(5、7、18、20)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和具有这种高压电池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以用于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形式。为了既提供足够的功率也提供足够的能量,即足够的续驶里程,这种高压电池具有显著的空间要求。这对包装、即机动车的所有部件和构件的布置产生了特殊的挑战。同时,这种高压电池的总能量含量持续增加,导致在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特殊挑战。另一个挑战在于当今高压电池的显著的重量。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具有满足当今需求的续驶里程的机动车的有效运行,减轻重量是一项持续的挑战。
DE 10 2010 014 183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块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身中。在此,电池模块具有冷却板,该冷却板与对车辆来说结构相关的支架元件力锁合地连接。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另一个冷却板,使得电池单体堆叠在相应冷却板上的两个叠置平面中,或者两个电池模块上下重叠地布置。通过这种安装结构可以减轻重量并提高车辆刚度。
从DE 10 2012 223 548 A1中已知一种用于汽油-电动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料箱和电池的安装结构。在此,电池布置在传动轴的一侧上,燃料箱布置在传动轴的另一侧上。传动轴基本上沿机动车的前进-后退方向延伸。借助于该安装结构应该实现机动车的更低的重心。
DE 10 2016 013 697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白车身结构。在此,连接设备布置在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后座椅横梁上。该连接设备设计用于接纳用于安装电池的螺旋元件。由此应该允许将重型电池足够刚性地且动态适合地连接在车辆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特别小的花费实现机动车中的高压电池的安全且灵活的运行。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说明了本发明的有利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组,所述至少两个单体组具有相应的彼此电连接的电池单体。因此,高压电池包括多个单独的电池单体,其被分组为至少两个单体组或组合到至少两个单体组中。由此,至少两个单体组中的每个可以提供比电池单体中的相应单个电池单体高的总电压或输出电压。另外,相应一个单体组的电池单体可以被组合或分组为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因此,高压电池可以例如包括两个或四个单体组,其中,每个单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例如两个或四个电池模块,其中,每个电池模块又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高压电池的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单体组的确切数量可以取决于在每种情况下的个体要求。在单体组仅包括一个电池模块的情况下,这些术语可以互换使用。根据本发明规定,高压电池包括电子模块,至少两个单体组与该电子模块电连接,电子模块提供至少一个连接件以用于将高压电池与电池外部的电网连接。换句话说,因此可以经由电子模块提供或建立在高压电池和机动车的电网之间的电连接。术语“连接件”在此应广义地解释。例如,连接件可以包括或提供一个或多个插头或触点或端子。同样,该连接件可以例如仅是电连接或接口。电子模块可以通过连接件直接或间接与电池外部的电网连接或被连接。因此,连接件可以是高压电池的外部接口。连接件同样可以是高压电池的内部接口,从该内部接口例如至少一个电池内部的电缆、汇流排和/或类似物在电池中被引导直至外部的电接口,例如直至高压电池的插头或插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7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