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氮双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96646.9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路雯婧;刘洋;郭建花;董川;双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钴氮双 掺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氮双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碳点用于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所述碳点为一种以亚氨基二乙酸和氯化钴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蓝色荧光碳点。碳点的制备方法简便,由于金属钴元素和氮元素的掺杂使得碳点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水溶性好,分散性好。基于内滤效应,碳点作为荧光探针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有效猝灭碳点荧光,可以据其荧光的变化检测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绿色简便,无需对碳点额外修饰标记物,即可对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实现高选择性,高灵敏地直接检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更多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碳点,具体涉及一种钴氮双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碳点用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检测。
背景技术
四环素类抗生素(TCs)是20世纪中叶发现的一类广谱抗菌药物。由于其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等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此外,TCs还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口服吸收好等优点。因此,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的添加剂。然而,TCs的过度使用和难降解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其在肉类和牛奶等食品中残留,长期服用这类食品会导致细菌耐药性、菌落紊乱,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带并来严重的后果。研究发现,经常摄入TCs会对人体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妊娠妇女对TCs的肝毒性更敏感。此外,大量的数据表明长期反复使用TC对牙齿有害,因为它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和形成,使牙齿颜色变成黄色。目前检测TCs的常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抗菌筛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繁琐的样品预处理程序、复杂昂贵的仪器和专业技能,在常规食品安全检测中遇到很大的障碍。因此,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选择性、准确检测TCs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荧光传感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因其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碳点(CDs)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光致发光可调、水溶性好、低毒、低成本、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其作为荧光传感器已经在生化传感、生物成像、环境分析等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是,通过简便的制备过程,可控制备出具有特定靶向功能的碳点,应用于特定分析物的检测仍然具有挑战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质优异的荧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碳点的制备方法简便快速;所制备的碳点具有特殊的发光性能,可应用于一步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并展现出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钴氮双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亚氨基二乙酸和氯化钴置于玻璃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超声溶解10-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内,180℃反应3-8h,得到粉色澄清溶液,亚氨基二乙酸和氯化钴的质量比为:0.10—0.45∶0.15-0.60;
2)、取出水热反应釜,自然冷却,将反应产物用0.22μm滤膜过滤后得到纯净的碳点水溶液;
3)、将上述碳点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蓝色碳点固体。
上述方法制备的蓝色荧光碳点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分散性,通过TEM表征可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准球形颗粒,通过XPS表征可以看出Co和N元素成功掺杂进碳点结构。所述碳点制备方法简便快速,只需利用一步反应即可得到目标碳点,无需繁琐的纯化过程。此外,所述碳点由于特殊的发光性能可以通过内滤效应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只在碳点溶液中加入四环素类抗生素,由于抗生素与碳点竞争吸收激发能量,从而导致碳点的荧光强度发生明显猝灭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碳点在免标记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步骤为:
1)、配置浓度为0.3mg/mL的碳点溶液;
2)、分别配置浓度梯度为0.3、0.6、0.9……5.7、6.0mM的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标准储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6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