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港航业务联盟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95095.4 | 申请日: | 201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毛路;叶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共识数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7;G06F16/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业务 联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港航信息化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港航业务联盟设计方法,该方法实施步骤如下:利用BaaS平台简易进行区块链港航业务联盟的搭建,搭建节点包括港航物流业务相关的企业端和个人端;配合CA体系、智能合约和适配器“BlockSQL”构建基于港航业务流程的互信链上数据;配合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实现港航业务流程,本发明将区块链技术综合应用于港航业务中,在港航业务相关各参与方之间构建基于区块链可信数据和可信业务流程的联盟,并利用不可篡改、不可删除、分布式账本等优势,在各参与方之间实现业务数据互信共享,优化港航业务流程,减少跨组织信息交互摩擦,显著提升港航业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航信息化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港航业务联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港航信息化建设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组织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建设业务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效率,港运物流领域有部分大型企业已经通过此阶段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工作流程数字化,提升了内部业务运作能力;第二个阶段是跨组织的信息化互通,这一阶段主要聚焦跨组织之间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港运物流涉及的参与方众多,且各自有信息系统,如何对在跨组织业务场景中建立信息系统间、企业间的信任关系,是第二阶段港航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港运物流全流程中涉及寄件人、收件人、船舶代理机构、货运代理机构、船公司、受理中心、海关等多个角色,涉及船东单、货代单、进口舱单、提货单等具有先后顺序的海运凭证,涉及陆运、装箱、海运、换单、提货等多个流程;由于现有的港运物流信息化系统呈现分散化建设的态势,港口物流信息链相对断裂,数据在这些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可信流通成为了现有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例如:由于难以在出口港和进口港的信息系统之间针对舱单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唯一性认定和低成本互信存根,部分港口之间的舱单仍需采取线下邮寄的方式进行通信,甚至存在货物到港而舱单仍在邮寄的情况,限制了港运业务的效率。
(2)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不可删除、分布式账本等优势,能够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使记录在区块链上的数据获得技术上的公信力,能有效消除由于数据不互信、难互通导致的业务流程障碍。
(3)基于上述现状,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更为安全、有效的港航业务信息系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港航业务联盟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港航业务中参与方众多、流程复杂、且业务信息系统中无法有效实现信息可信流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进行区块链港航业务联盟的搭建,搭建节点包括港航物流业务相关的企业端和个人端。
优选的,选取联盟区块链作为港航业务联盟的底层框架。
优选的,利用BaaS平台进行各区块链的部署和管理。
优选的,相关的企业端包括船舶代理机构、货运代理机构、船公司、受理中心、海关等;相关的个人端包括发货人、收货人、代理人等。
2、构建基于港航业务流程的互信链上数据:包括管理港航业务参与方的身份、制定港航业务联盟链管理规范及上链数据格式、实现港航业务联盟链数据获取及业务系统支撑。
优选的,身份管理采用CA体系进行管理认证。
优选的,采用智能合约对上链数据格式进行检查。
优选的,采用适配器“BlockSQL”实现数据获取。
3、在区块链上实现港航业务流程:根据每一种港航业务编写特定的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并在在业务相关区块链节点上部署智能合约。
优选的,链上智能合约的内容包括:链上数据的生效规则、链上数据的背书规则、链上数据的处理规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共识数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共识数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5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