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3230.1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宜勇;向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11/00 | 分类号: | A01B11/00;A01B13/08;A01B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振动 深松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由机架(1)、自动寻优检测控制系统(2)、振动发生组件(3)组成。机架(1)带有四个振动发生组件(3),自动寻优检测控制系统(2)集成于保护盒内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1)上。通过测试电机在不同转速下检测深松铲的振幅,通过扫频算法,确定在不同土壤条件、耕深、电机不同转速的最大振幅,并且在这个转速下持续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耕作阻力。同时在遇到较大阻力的土壤地块时,弹簧还会被压缩,从而产生自激振动,同样起到减阻的作用。本发明能够在进行深松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振动扫频处理,通过算法自动寻找最优振动频率,达到深松减阻的作用,同时该机器设计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装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
背景技术
机械深松深度可达35—50厘米,可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机械深松作业极大的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深松作业的土壤较未深松的土壤渗水速率提高5—10倍,可在1小时内接纳300—600毫米的降水,蓄积的雨水或雪水下渗保存在0—150cm的土层中,形成巨大土壤水库,可有效实现天旱地不旱,确保土壤墒情;机械深松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深松作业有很大的阻力,能源消耗大,生产率低。研究表明振动深松可以有效地减少耕作阻力、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还能细碎土壤。
目前已有的振动深松机能起到一定的减阻降耗的作用,但是振动频率单一,耕作阻力仍然较大,能源利用率、生产效率仍然较低。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振动深松机,能够在深松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振动扫频处理,并自动寻找最优振动频率。而且在耕作过程中出现阻力过大时,弹簧被压缩,弹簧对深松铲的力增大,当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大于深松铲阻力时,又可以实现自激振动。从而最大化地减少耕作阻力、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包括机架1、自动寻优检测控制系统2、振动发生组件3;
所述机架1带有四个振动发生组件3,所述自动寻优检测控制系统2集成于保护盒内并固定在机架1上;
所述振动发生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01、锥齿轮副302、传动轴303、轴承座304、偏心轮305、转动销轴Ⅰ306、弹簧307、转动销轴Ⅱ308、转动销轴Ⅲ309、深松铲310,伺服电机301驱动偏心轮305,偏心轮305与深松铲310通过弹簧307连接,偏心轮305通过弹簧307驱动深松铲310往复运动发生振动。
优选地,所述弹簧307为大弹性弹簧,其在传递偏心轮305对深松铲310的驱动力过程中的变形量小。
优选地,所述自动寻优检测控制系统2通过加速度传感器214及加速度电路板203测试伺服电机301在不同转速下深松铲310的振动幅值,在不同的土壤条件、耕作深度下运用扫频电路板208中的算法设计,在扫频范围内寻找最佳振动频率,从而并在此频率下持续振动。
优选地,所述振动发生组件3中的弹簧307,在耕作过程中出现阻力过大时,深松铲310沿顺时针方向发生扭转,弹簧307又可以被压缩,弹簧307对深松铲310的力增大,当弹簧307形变产生的力大于深松铲310阻力时,可以实现自激振动,降低阻力。
本发明的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主要用于振动深松,能够在进行深松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振动扫频处理,通过算法自动寻找最优振动频率,达到深松减阻的作用,同时该机器设计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寻优振动深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自动寻优检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