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租车发票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93140.2 | 申请日: | 201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柳景斌;牛晓光;王泽民;安永强;王安康;张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N3/04;G06N3/08;G06Q40/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发票管理 发票信息 图像数据采集装置 计算机连接 发票识别 显示器 数据库 企业财务部门 系统及其装置 计算机采集 计算机控制 系统数据库 发票数据 识别系统 有效解决 智能识别 自动提取 数据处理 合规性 录入 发票 保存 计算机 管理 检测 通信 决策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租车发票识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图像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显示器、数据库;图像数据采集装置、显示器分别与计算机连接,在计算机控制下工作;数据库通过网络与计算机连接通信,用于保存计算机采集的发票信息。通过本发明的出租车发票信息识别系统获取出租车发票数据,采用本发明独有的数据处理方法智能识别并自动提取发票信息,将这些信息自动录入发票管理系统数据库,同时发票管理系统对发票的合规性进行检测,支持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决策。本发明的出租车发票管理系统及其装置简单易用,能够有效解决出租车发票管理中不合规问题,易于在各类企业财务部门管理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票识别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出租车发票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少人选择出租车这种交通方式出行,许多单位、公司也承诺员工乘坐出租车的花费可以进行报销。出租车发票作为消费的记录与报销的凭证,是财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得益于早期的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通常在进行出租车发票报销时,财务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计算机键盘人工输入发票的代码等相关信息,使之录入数据库,实现发票的电子化。然而,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同时不能很好地保证准确率,且难以对不合规(连号)的发票进行准确的判别。随着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壮大,为出租车发票的迅速电子化与识别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众多国内外知名学术研究机构对发票快捷电子化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使得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诞生,并经历从实验室技术到具体产品的转变,目前已经进入行业应用开发的成熟阶段。
OCR技术是通过扫描等光学输入方式将各种票据、报刊、书籍、文稿及其它印刷品的文字转化为图像信息,再利用文字识别技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可以使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OCR技术在票据自动识别能力上不断提升,目前处理速度可达到每分钟60~80张票据。
然而,目前国内OCR技术主要应用于银行票据、大量文字资料、档案卷宗、文案的录入和处理领域,基本未涉及对于出租车发票信息的识别与数据录入等方面。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人工录入出租车发票代码等信息的方法,无法很好地保证录入的效率与准确性;
(2)目前,OCR技术较为成熟,但其应用领域基本未涉及到出租车发票数据信息的智能识别与录入、合理性判别等方面。
目前没有涉及到出租车发票信息识别的技术,应用于银行票据、文档卷宗等不同方面的OCR技术与相关的系统对于出租车发票识别不具备通用性,需要重新构建深度学习网络。同时,由于不同城市的出租车发票格式基本不相同,为了保证本发明的普适性,需要采集大量的出租车发票样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租车发票识别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租车发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显示器、数据库;
所述图像数据采集装置、显示器分别与所述计算机连接,在所述计算机控制下工作;所述数据库通过网络与所述计算机连接通信,用于保存所述计算机采集的发票信息。
本发明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租车发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机控制图像数据采集装置进行出租车发票信息图像采集;
步骤2:进行发票信息提取,所述发票信息包括发票代码、发票号码、日期、上下车时间;
步骤3:对发票信息进行合规性检测;
如果合规,则将当前发票信息记录正式存储到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数据自动化采集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