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2609.0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1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川岛崇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5/0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半导体模块和第二半导体模块。第一半导体元件具有第一半导体元件、将第一半导体元件密封的第一密封体及在第一密封体的内部连接于第一半导体元件并且向第一密封体的外部延伸的第一电力端子及第二电力端子。第二半导体模块具有第二半导体元件、将第二半导体元件密封的第二密封体及在第二密封体的内部连接于第二半导体元件并且向第二密封体的外部延伸的第三电力端子及第四电力端子。在第一密封体及第二密封体的外部,第一电力端子和第四电力端子以互相对向的状态延伸,第二电力端子和第三电力端子以互相对向的状态延伸。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具备多个半导体模块的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2-235081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多个半导体模块的半导体装置。各半导体模块具备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元件和连接于半导体元件的多个电力端子。多个半导体模块隔着冷却器而层叠配置,它们的电力端子互相电连接。这种半导体装置例如在电力控制装置中使用,构成变换器、转换器之类的电力变换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内容
在半导体装置中,在半导体装置中流动的电流骤变时,有时会产生浪涌电压。浪涌电压例如会成为半导体元件的故障、无用的电力消耗的原因,因此希望抑制。为了抑制浪涌电压,使半导体装置的电感降低是有效的。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在具备多个半导体模块的半导体装置中能够降低电感的技术。
本说明书公开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半导体模块和相对于第一半导体模块层叠配置的第二半导体模块。第一半导体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元件;第一密封体,将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元件密封;第一电力端子,在密封体的内部电连接于第一半导体元件的上表面电极,并且向密封体的外部延伸;及第二电力端子,在第一密封体的内部电连接于第一半导体元件的下表面电极,并且向第一密封体的外部延伸。第二半导体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元件;第二密封体,将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元件密封;第三电力端子,在第二密封体的内部电连接于第二半导体元件的上表面电极,并且向第二密封体的外部延伸;及第四电力端子,在第二密封体的内部电连接于第二半导体元件的下表面电极,并且向第二密封体的外部延伸。在第一密封体及第二密封体的外部,第一电力端子和第四电力端子以互相对向的状态延伸,第二电力端子和第三电力端子以互相对向的状态延伸。
在上述的半导体装置中,第一半导体模块的第一电力端子和第二半导体模块的第四电力端子以互相对向的状态延伸。因此,在第一电力端子及第四电力端子中流动了互相反向的电流时,第一电力端子的电流形成的磁场与第四电力端子的电流形成的磁场互相抵消。由此,在第一电力端子及第四电力端子的周围形成的磁场受到抑制,第一电力端子及第四电力端子的电感降低。同样,第一半导体模块的第二电力端子和第二半导体模块的第三电力端子以互相对向的状态延伸。因此,在第二电力端子及第三电力端子中流动了互相反向的电流时,第二电力端子的电流形成的磁场与第三电力端子的电流形成的磁场互相抵消。由此,在第二电力端子及第三电力端子的周围形成的磁场受到抑制,第二电力端子及第三电力端子的电感降低。
尤其是,在第一半导体模块中,由于第一电力端子与第二电力端子经由第一半导体元件而互相连接,所以在第一电力端子及第二电力端子中流动互相反向的电流。同样,在第二半导体模块中,由于第三电力端子与第四电力端子经由第二半导体元件而互相连接,所以在第三电力端子及第四电力端子中流动互相反向的电流。因此,在第一半导体模块的第一电力端子与第二半导体模块的第四电力端子之间流动互相反向的电流时,在第一半导体模块的第二电力端子与第二半导体模块的第三电力端子之间也流动互相反向的电流。由此,在第一电力端子与第四电力端子之间电感降低时,在第二电力端子与第三电力端子之间电感也同时降低,因此半导体装置的阻抗有效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半导体装置2的外观。
图2示出第一半导体模块10的外观。
图3是示出第一半导体模块10的截面构造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硅通孔的神经元功能电路单元
- 下一篇:芯片、输入输出结构和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