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车辆CAN总线解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9975.0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2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郭琳;王茜;樊金娜;曲辅凡;李海斌;马欢欢;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戴文仪 |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车辆 can 总线 解析 方法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CAN总线解析方法,将诊断仪和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通过一分为二的数据传输线同时连接至车辆的诊断口。通过车辆诊断仪连接车辆OBD接口,诊断仪向车辆发送的诊断服务,可以获取多个信号的变化情况;利用诊断仪向诊断CAN总线发送请求服务并监测请求后的应答信号;同时,用CAN报文采集监控工具监测并记录通讯报文,可以进行CAN总线信号解析,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标定需解析的信号,缩短车辆对标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新能源车辆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CAN总线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减少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CAN总线是车载网络系统中应用最多、也最为普遍的一种总线技术,使得汽车上控制系统与检测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得以解决,CAN总线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与传统汽车不相同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中存在大量的ECU,包括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控制器,存在大量的车辆CAN信号。在车辆的对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号作为车辆关键技术分析的前提,因此CAN总线信号的准确性是车辆性能对标的重要信号输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新能源车辆CAN总线解析方法,通过车辆诊断仪连接车辆OBD接口,诊断仪向车辆发送的诊断服务,可以获取多个信号的变化情况;通过相关CAN报文监控软件辅助,可以进行CAN总线信号解析,缩短车辆对标时间,提高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车辆CAN总线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诊断仪和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通过一分为二的数据传输线同时连接至车辆的诊断口;
S2,通过诊断仪向诊断口发送所需解析信号的请求服务报文,在诊断仪的监控界面监测并记录请求信号的变化情况;
S3,通过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监测并记录诊断仪与诊断口之间的通讯报文,即请求服务报文和诊断应答报文,根据显示的各控制器的地址,梳理应答关系,确认各控制器的请求ID和应答ID;
S4,根据上步确定的请求ID,通过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监测并记录请求服务报文的格式;
S5,针对上步请求ID对应的应答ID,通过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监测并记录该诊断应答报文的格式;
S6,在与步骤5中应答ID对应的诊断应答报文中标定所要解析的信号,获取对标车辆信号的偏移量和系数;
S7,通过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的CAPL编程模块将上述标定后的诊断应答报文转换为DBC可以解析的报文格式;
S8,通过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依据步骤7得到报文中标定的信息结合总线协议编写DBC文件;
S9,实车验证,在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中导入已编写的DBC文件,验证诊断仪采集的数据与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的数据是否一致,若一致,证实信号解析成功,若不一致,则重复步骤S3-S9。
进一步的,步骤S6中,所要解析的信号具体包括信号对应的DID标志位标定和标志位后的数据位标定,通过对比CAN报文采集监测工具监测到的CAN报文数据值和诊断仪显示的真实值完成对数据的标定。
进一步的,DID标志位标定和标志位后的数据位标定的方法如下:通过对照通讯报文中的UDS诊断命令数据和诊断仪的数据列表,通过收发时间和值,来梳理其对应关系,确认信号对应的通讯报文DID,并进行数据位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