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8543.8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必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千鹿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26 | 分类号: | E05B77/2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身 锁壳 车门框架 限位部 车门锁装置 车身框架 车内 可动 回复装置 门锁装置 导向部 儿童锁 拨片 锁止 指向 开门 延伸 配合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安装于车门框架的锁壳和可动位于锁壳内并将所述车门框架接触锁止于车身框架的锁身,所述锁壳具有指向车身框架的限位部,所述锁身沿所述限位部延伸方向可动,所述锁身还包括位于其上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导向部,所述锁身一侧设有穿出于所述车门框架的拨片,所述锁身与所述锁壳之间具有使得所述锁身位于所述锁壳内的回复装置。通过该车门锁装置,可以通过精简的结构同时实现对车内儿童防止误开门的儿童锁功能和防止儿童误将自己锁在车内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整车汽车技术的发展,车门组件的整体性能要求不断的提高,车门组件中的关重件车门锁也被现在的整车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现有车型中用于保护儿童的锁止装置较为复杂,需要车门中控锁与车门边的手动儿童锁的同时配合来实现防止儿童误开门;而同时,目前的车辆锁具时常会发生儿童因为车内的误触碰而将自己锁止在车内并导致车外难以开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车门锁结构,可以通过精简的结构同时实现对车内儿童防止误开门的儿童锁功能和防止儿童误将自己锁在车内的功能。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锁装置,包括安装于车门框架的锁壳和可动位于锁壳内并将所述车门框架接触锁止于车身框架的锁身,所述锁壳具有指向车身框架的限位部,所述锁身沿所述限位部延伸方向可动,所述锁身还包括位于其上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导向部,所述锁身一侧设有穿出于所述车门框架的拨片,所述锁身与所述锁壳之间具有使得所述锁身位于所述锁壳内的回复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回复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锁身与所述锁壳的回复弹簧和套装于所述回复弹簧内侧的导向杆,在所述锁身位于所述锁壳内时所述回复弹簧呈不受力的缺省状态,在所述锁身伸出于所述锁壳内时所述回复弹簧呈拉伸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锁壳外侧具有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包括一个固接于所述车门框体的回转体和固接于所述回转体上的止回片,所述止回片随所述回转体可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回转体至少为机械转动柱。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向杆后端呈由所述锁壳向所述止回装置方向的伸出,所述止回片转动位于指向所述导向杆的位置时,其与所述导向杆相互作用并使得所述锁身伸出于所述锁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止回片在靠近所述导向杆一侧具有弯折的止回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限位部包括对称的两个,每一所述限位部包括指向车身框架的第一腔和由所述第一腔侧面延伸于所述锁壳上的第二腔,两个所述限位部的第二腔相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向部呈由所述锁身向上延伸的钩型,所述导向部的钩型端部止抵于所述锁壳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二腔在指向车身框架的方向上长度短于所述第一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间呈圆弧过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通过止回装置和回复装置即可实现锁身在直线方向上的伸出锁止和收回开锁两个状态的切换;其实现锁止的结构都在车门的同侧从而便于家长在车内将车门锁止,简化实现儿童锁功能的操作和门锁布置。同时其锁止需要拨片和止回装置的配合动作,儿童难以在误操作、误触的情况下自行锁止,避免了将自己锁在车内的问题。且本车门锁结构可以实现较多的扩展使用方式;同时导向部与限位部实现的导向与限位配合使得整体结构简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装配便利性和工作时的伸缩和锁止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在车门框架内时的三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千鹿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千鹿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8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