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火阻燃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8215.8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右球;李淑琴;汪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县金伊都狐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40;B32B7/12;B32B33/00;B32B37/10;B32B37/12;B32B38/14;D06M15/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 地址: | 246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纤维层 隔热层 耐火阻燃 阻燃层 面料 制备工艺 混编 黏合剂 导热 硅酸铝纤维 甲壳素纤维 聚氨酯纤维 氧化锆纤维 阻燃薄膜层 表面喷涂 热压复合 双层结构 双层设计 陶瓷纤维 贴合设置 有效实现 导热率 气孔率 透气 阻燃 成型 燃烧 外部 | ||
1.一种耐火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双层结构组成,分别为外部的耐火纤维层、内部的隔热层;
所述耐火纤维层由硅酸铝纤维、氧化锆纤维混编而成,所述隔热层由甲壳素纤维、聚氨酯纤维、以及陶瓷纤维混编而成;
所述耐火阻燃面料的理化指标为:所述耐火纤维层的平均纤维直径6-7μm,长度200-220mm,气孔率大于95%;所述隔热层的平均纤维直径3-4μm,长度120-150mm,气孔率大于9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纤维层、隔热层之间通过黏合剂热压复合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双表面喷涂一层阻燃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硅酸铝纤维、氧化锆纤维混编的耐火纤维层浸润在热固性树脂中40~60min,随后取出压实,挤压多余水分并在-10~-20的环境下冷藏1~2d,随后取出,晾干备用;
2)将由甲壳素纤维、聚氨酯纤维、以及陶瓷纤维混编的隔热层置于盛有处理液的水浴锅中,加热至75~78℃,并保温20~24h,随后取出;
3)将浸渍后的隔热层经过轧车浸轧,轧余率控制在85%,然后置于烘干箱中在65℃温度下烘干10~20min,随后升温至110℃继续烘干1min,取出,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2~3h,并不断冲刷隔热层,随后置于室温下干燥;
4)在干燥后的隔热层双面喷涂阻燃剂,形成阻燃薄膜层;
5)将耐火纤维层与隔热层之间涂覆一层粘合剂,并将耐火纤维层与隔热层进行压合形成整体,随后将耐火纤维层与隔热层整体置于烘干箱中在45~50℃下风干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固性树脂由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按照1:2:3的重量份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阻燃剂是采用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氢氧化钠、聚甲基磷酸乙二醇酯按照5:2:3的重量份混合而成,随后阻燃剂与蒸馏水按照1:3的重量份配比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处理液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抗静电剂、平顺剂按照重量份配比10:8:1.2:1.1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在隔热层的内面编织内胆层,所述内胆层为丝绸或涤纶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县金伊都狐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太湖县金伊都狐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82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