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6870.X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崔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思内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N37/38;A01N35/06;A01N37/40;A01N37/46;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发芽率 储藏 方法 | ||
1.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刚收获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愈伤处理5-8d;
S2:将步骤S1的种薯用包含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的预处理剂浸泡5-20min,避光晒干;所述的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采用超声-微波双辅助提取获得,具体为:将丁公藤属植物粉中加入含30-50%乙醇、0.2-0.8‰大黄素和0.1-0.2‰儿茶酸的混合溶液,浸泡后超声波提取,再微波提取,冷却、过滤,得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所述的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S3:将步骤S2的种薯置于放在网纱袋或者包装箱中,堆放在冷库内储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绿原酸包括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用预处理剂还包括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和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的重量比为100:0.03-0.0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经以下过程制备所得:
将米糠蛋白酶解、离心、过滤得到的复合氨基酸溶液用含有乙醇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和至pH为11-13,同时缓慢滴加椰子油酰氯和所述混合溶液,在温度为30-40℃下反应1-3h,反应结束后调节pH为1-3,过滤,洗涤,干燥,得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溶液的浓度为12-18%;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椰子油酰氯的体积比为1:0.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液浓度为23-29%,混合溶液中乙醇钠和氢氧化钠的重量比为1:35-5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的产率在95.57%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步骤中冷库温度分阶段调节:第一阶段:0-5℃,18-25d;第二阶段:10-18℃,3-5d;第三阶段:20-30℃,储藏至播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种薯发芽率的储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步骤中堆间距为0.6-1.0m。
10.一种混合溶液在提取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中的用途,所述的混合溶液含30-50%乙醇、0.2-0.8‰大黄素和0.1-0.2‰儿茶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液在提高丁公藤属植物提取液中异绿原酸的含量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思内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思内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8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