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衬底高频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4406.7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谭台哲;张永光;黄国宏;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15/14;B32B15/06;B32B27/12;B32B37/06;B32B37/10;B32B37/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俊康 |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覆铜板 制备 陶瓷衬 等离子喷涂工艺 等离子喷涂陶瓷 电磁屏蔽性能 等离子喷涂 合金中间层 耐冲击性能 陶瓷材料层 尺寸约束 高频板材 厚度可调 基板制备 加工性能 金属箔层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制备过程 材料层 传统的 金属箔 基板 喷涂 样件 固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衬底高频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基板制备、等离子喷涂陶瓷材料层及金属箔层压固化等工序,该方法在传统的高频覆铜板制备过程中,增加了等离子喷涂的设置,克服了现有高频板材制备的缺点,等离子喷涂工艺效率高、工艺简单和不受样件形状尺寸约束,同时喷涂的陶瓷材料层可分别与基板和金属箔形成良好结合,合金中间层薄且均匀,厚度可调,使用本发明所制备的高频覆铜板,其加工性能优异、耐冲击性能高、耐热性能好、力学性能好,电磁屏蔽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铜板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衬底高频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覆铜板主要用于生产印刷电路板,是以纤维纸、玻璃纤维布或玻璃纤维无纺布等作为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双面覆以金属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产品。目前具备优异性能的覆铜板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移动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机械性能、信号传输性能、稳定性能以及散热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雷达卫星和通信等领域。
影响高频覆铜板介电特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覆铜板制造的技术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树脂体系、增强材料、填充材料、组分材料在基板中的体积含量和其界面,以及所采用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高频覆铜板的设计,就是要选择适合的树脂体系,原、辅材料,开发合理的配方,设计实用合理的工艺路线,解决好不同工序中各种界面问题,在制造过程中慎用各种助剂及添加剂,尽可能在体系中少引入杂质。目前由于覆铜板在各个方领域的应用使得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主要体现在: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受热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等方面。覆铜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传统覆铜板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介质损耗高、电磁屏蔽性能差以及高温工况下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陶瓷衬底高频覆铜板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所制备的高频覆铜板,具有介质损耗较低、电磁屏蔽性能好以及高温工况下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陶瓷衬底高频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基板制备;
02.等离子喷涂陶瓷材料层:在基板表面进行均匀的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涂在基板表面形成陶瓷材料层,所述陶瓷材料层厚度为5-30μm;
03.金属箔层压固化:在上述制得的陶瓷材料层表面涂覆一层胶液,再在覆以金属箔,然后将其放入真空热压机进行热压复合,获得陶瓷衬底高频覆铜板。
进一步地,步骤03中的等离子喷涂陶瓷材料层,喷涂电压为40-60V,电流为500-700A,等离子气体流量为30-50L/min,辅助气体流量为3-10L/min,送粉气体流量5-20g/min。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气体为Ar气,所述辅助气体为H2。Ar气电离电位较低,等离子弧稳定且易于引燃,弧焰较短,适于小件或薄件的喷涂,此外Ar气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氢气能显着提高电弧电压,使氢等离子射流有很高的焓值,当与氩气混合使用时,使等离子射流的切割能力大大提高。
优选的,所述陶瓷材料层为Al2O3、TiC、TiN或Ti(C,N)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复合。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喷涂工艺的喷嘴与基板表面的距离为15cm。
优选的,所述热压复合工艺的热压温度为200-230℃,热压压力为22-32Kg/cm2,热压时间为60-120min。
优选的,所述金属箔厚度为8-80μm,所述金属箔为铜、黄铜、铝合金、镍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树脂覆膜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