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3737.9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珍;孙宽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水县奇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 地址: | 5506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黄茶 发酵 次摊 揉捻 茶叶加工 杀青 摊青 涩味 茶叶颜色 茶香味 摊青机 苦味 薄摊 变黄 茶香 烘干 摇动 | ||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茶茶叶放于竹篱中,旋转摇动中,使黄茶茶叶均匀薄摊在竹篱上,对茶叶进行开青;(2)将开青后的茶叶投入摊青机内,进行摊青;(3)将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杀青;(4)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摊青,第二次摊青的时间为0.5‑2h;(5)对第二次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手动揉捻,揉捻时间为20‑60min;(6)用手按均匀压揉捻后的茶叶10‑30min;(7)将茶叶发酵4‑6h,发酵温度为25‑35℃,湿度90‑95%,发酵至茶叶颜色变黄;(8)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包装,即得,本发明简单易学,容易操作,易于推广,制得的黄茶茶叶茶香浓厚,口感香醇,降低了茶叶的苦味涩味,茶香味独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黄茶是中国特产。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
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的黄茶口感较苦涩,大大影响了茶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茶茶叶放于竹篱中,旋转摇动中,使黄茶茶叶均匀薄摊在竹篱上,对茶叶进行开青;
(2)将开青后的茶叶投入摊青机内,进行摊青;
(3)将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杀青;
(4)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摊青,第二次摊青的时间为0.5-2h;
(5)对第二次摊青后的茶叶进行手动揉捻,揉捻时间为20-60min;
(6)用手按均匀压揉捻后的茶叶10-30min;
(7)将茶叶发酵4-6h,发酵温度为25-35℃,湿度90-95%,发酵至茶叶颜色变黄;(8)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包装,即得。
更进一步的,步骤(2)中,茶叶摊平后的厚度为8-15cm,摊青时间为4-6h。
更进一步的,茶叶摊平后的厚度为10cm,摊青时间为5h。
更进一步的,步骤(4)中,第二次摊青的时间为1h。
更进一步的,步骤(5)中,揉捻时间为40min。
更进一步的,步骤(6)中,茶叶按压的时间为20min。
更进一步的,步骤(7)中,发酵时间为5h。
更进一步的,步骤(7)中,发酵温度为30℃,湿度92%。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操作,易于推广,制得的黄茶茶叶茶香浓厚,口感香醇,降低了茶叶的苦味涩味,茶香味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黄茶茶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水县奇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惠水县奇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