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sCT生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2461.2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裴曦;徐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序列 mri sct 生成 方法 | ||
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sCT生成方法,包括:S1,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构建sCT生成模型;S2,获取n组MRI序列以及相应的CT影像;S3,利用n组MRI序列中的任一MRI序列及CT影像调整sCT生成模型的参数,使得sCT生成模型的损失函数满足预设条件;S4,重复操作S3,调整每一MRI序列对应的sCT生成模型参数,并利用调整后的sCT生成模型生成n组MRI序列对应的n组sCT;S5,根据CT影像和n组sCT计算该n组sCT对应的n个权重值,对n个权重值和n组sCT进行乘加计算,得到sCT。通过耦合多组MRI序列特征信息生成符合临床精度和速度要求的sCT,该方法计算速度快、稳定且鲁棒性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放射治疗的优化方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序列 MRI的sCT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当前获取放疗影响数据的主要方式,但是CT的软组织对比度有限,且存在额外的电离辐射。相比于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软组织鉴别能力优越、无电离辐射及无骨伪影等优点,目前放疗常采用MRI与CT配准融合,但是会引入配准误差。基于MRI的放疗不仅可以消除该误差,而且还将减少患者接受的CT剂量,但是由于MRI信号强度与电子密度没有直接关系,无法计算放疗计量,因此,需要从MRI中获得 CT的等效数据,通常把该等效数据称为伪CT(Synthetic CT,sCT)。
国内外研究基于MRI生成sCT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组织分割、基于图谱分割和基于学习的方法(分为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其中,基于组织分割的方法在分割人体复杂器官时,精度难以保证,且几种组织密度类型远远不足以代替CT值;基于图谱分割的方法在存在较大解剖变化或病理差异的情况下,很难精准地配准患者影像,且其配准时间较长,限制其临床应用;基于统计学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区分结构细节,难以做出可靠的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依赖于患者MRI和CT 精确配准的训练数据,并且其基于单个MRI序列(以T1WI居多),而临床上为了精确诊断通常会采集多组MRI序列(例如T1WI、T2WI、FST1 等),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sCT生成方法,通过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构建sCT生成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并耦合多组MRI序列特征信息生成sCT,以至少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序列MRI的sCT生成方法,包括:S1,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构建sCT生成模型;S2,获取n组MRI序列以及相应的CT影像;S3,利用所述n组MRI序列中的任一MRI序列及所述CT 影像调整所述sCT生成模型的参数,使得所述sCT生成模型的损失函数满足预设条件;S4,重复操作S3,调整每一MRI序列对应的sCT生成模型参数,并利用调整后的所述sCT生成模型生成所述n组MRI序列对应的n 组sCT;S5,根据所述CT影像和n组sCT计算该n组sCT对应的n个权重值,对所述n个权重值和n组sCT进行乘加计算,得到所述sCT。
可选地,所述sCT生成模型包括sCT生成器、sMRI生成器、CT判别器和MRI判别器,所述sCT生成模型包括前向循环和后向循环,所述前向循环和后向循环共用所述sCT生成器、sMRI生成器、CT判别器和 MRI判别器。
可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计算所述sCT生成器的图像损失函数;为所述图像损失函数设定一预设权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2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