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9548.4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王慧琼;陈春;何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夏琴;钱成岑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间距 qfn 器件 qfp 装配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焊盘设计时,细间距QFN器件引脚尺寸设置比实物大,陶封QFP器件印制板焊盘尺寸在宽度方向大于器件引脚尺寸,长度方向在根部和趾部均留出多余空间;
步骤b,器件预处理过程中,在完成常规外观检验操作后,将细间距QFN器件的腹部和引脚焊盘蘸取助焊剂,同时对陶封QFP器件进行器件引脚打弯成形以实现出应力释放弯,且对成形后的器件使用锡锅去金搪锡,并保证焊锡浸润到打弯根部;
所述步骤b中,加上助焊剂的过程为:在完成常规外观检验操作后,将细间距QFN器件的腹部和引脚焊盘放入助焊剂中浸泡2s~5s,助焊剂不漫过器件侧面焊盘,并马上放在滤纸上吸收多余助焊剂;
步骤c,在丝网印刷制程中,在满足焊膏顺利脱模和焊膏量足够常规要求下,设置细间距QFN器件的开孔尺寸与引脚尺寸相等或者比引脚尺寸大,腹部开孔尺寸收缩且开孔形态呈现4或9宫格图样;
步骤d,回流焊接过程中,使用真空焊接炉并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阶梯抽真空的方式;
步骤e,检验检测制程中,使用X光检测细间距QFN器件腹部不可见焊盘空洞率,在陶封QFP器件通过目检后采用AOI对引脚侧面和趾部爬锡润湿状态进行检测确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细间距QFN器件引脚宽度尺寸应比实物大0~0.05mm,长度尺寸应比实物在器件外围大0.5~1mm,腹部焊盘尺寸差异在±0.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陶封QFP器件印制板焊盘尺寸在宽度方向大于器件引脚尺寸0.2~0.4mm,长度方向在根部和趾部至少各留出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细间距QFN器件的开孔尺寸与引脚尺寸比例为1:1~1.0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细间距QFN器件腹部开孔尺寸收缩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细间距QFN器件腹部开孔形态避开印制板过孔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间距QFN器件及陶封QFP器件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针对侧面有焊盘的细间距QFN器件,采用AOI对引脚侧面爬锡润湿状态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95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