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7449.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远;何龙;黄磊;孙斌;姚迎迎;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处理系统 膜分离系统 水性涂料 废水处理系统 物化处理系统 化学需氧量 废水 废液 处理负荷 负荷要求 排放标准 生化处理 依次相连 有机物膜 有效处理 运行成本 树脂 去除 颜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物化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生物处理系统,物化处理系统用于去除所述废水中的树脂、颜料,初步降低所述废水的化学需氧量;膜分离系统采用选择性透有机物膜,用于进一步降低来自所述物化处理系统的废水的化学需氧量,以满足所述生物处理系统的生化处理负荷要求;生物处理系统用于进一步降低来自所述膜分离系统的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本发明通过在生物处理系统之前设置膜分离系统,预先降低水性涂料废液的COD,使得待处理废液满足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要求,使得生物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废液,降低COD,达到纳管排放标准,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且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水性涂料产品进入市场,相应的废水问题同时开始暴露,涂料行业主要产生于洗涤反应器或涂装等过程中废水,水性涂料废液特点水量小,高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以下简称COD),处理工艺尚处于探讨阶段,传统涂料企业产生废水的处理过程为:废水—隔油—混凝—中和沉淀—气浮—生物法—砂滤—活性炭吸附—排放/ 回收,然而有部分水性涂料废水因高COD而无法满足此工艺,甚至需要稀释处理达到要求或者直接作为危废委外处置。
一般水性涂料废水主要含有树脂,溶剂,助剂,颜料等有机物, COD超过100000mg/L。目前已有的一些水性涂料废水处理方法,仅适合低浓度COD的涂料废水,超过100000mg/L的涂料废水用传统方法难以处理。专利文献CN207361992U、CN102583877A以及CN108264194A均提供了一套物化处理及生化处理的解决方案,根据经验设计混凝的目的主要去除树脂和颜料等,设计高级氧化技术或厌氧生物主要处理废水中溶剂降低COD负荷和提高可生化性,设计好氧、接触氧化或者膜生物反应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代谢或吸附氧化,从而达到排放要求。然而,在高浓度COD的水性涂料废水,混凝后COD仍超过100000mg/L,厌氧微生物无法适应如此高的进水负荷,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运行经济成本又将非常高,因此无法实现对该类水性涂料废水的处理。
鉴于此,需要一种预处理工艺将混凝后的废水COD降低至生化法可处理或者高级氧化运行成本可接受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高COD水性涂料废水直接生化处理时,处理难度较大,无法满足处理负荷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物化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生物处理系统;
物化处理系统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树脂、颜料,初步降低废水的COD;
膜分离系统中设置有选择性透有机物膜,选择性透有机物膜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水,从而降低来自物化处理系统的废水的化学需氧量,以满足生物处理系统的生化处理负荷要求;
生物处理系统用于进一步降低来自膜分离系统的废水的COD;
物化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生物处理系统通过管路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物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集水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固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固液分离器为沉淀池或板框压滤机。当选用沉淀池时,则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与膜分离系统进液口相连,底物沉淀的污泥则通过污泥泵泵出进入后续的污泥脱水处理,脱除的水可以循环处理;当选用板框压滤机时,滤除液进入膜分离系统,由于脱水效果较好,产生的固体残渣可以不需要再脱水。
进一步地,物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加药系统用于向pH调节池中添加pH调节剂,以及向混凝反应池中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
进一步地,述膜蒸发系统包括带加热装置的水箱、膜组件、真空泵、冷凝装置、中间水池、收集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7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