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4905.8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F02D23/02;B60W10/10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自动变速器 控制系统 控制装置 燃料蒸气 增压区域 吹扫 缸内空气量 燃料 变速控制 处理装置 进气通路 区域转移 运转区域 自然吸气 变速比 节气门 燃料箱 增压器 负压 减小 判定 行驶 运转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具备具有增压器的内燃机、自动变速器、燃料箱及利用在进气通路的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部分产生的负压来吹扫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燃料蒸气处理装置的车辆。控制系统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内燃机在增压区域中运转着的状态下的车辆的行驶中燃料箱内的压力成为了判定压力以上时,执行通过减小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并且使内燃机的缸内空气量减少来使内燃机的运转区域从增压区域向自然吸气区域转移的吹扫用变速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具备带增压器的内燃机和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车辆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有时,在具备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车辆中,作为将在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气向进气通路吹扫的燃料蒸气处理装置,有时例如设置日本特开2016-98746所记载的装置。在日本特开2016-98746所记载的燃料蒸气处理装置中,在内燃机在自然吸气区域中运转时,能够利用在进气通路的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部分产生的负压来使燃料蒸气向进气通路吹扫。
另外,该燃料蒸气处理装置具备利用增压器的增压压力来产生负压的喷射器。因而,根据该燃料蒸气处理装置,在内燃机在增压区域中运转时,能够通过使喷射器产生负压而将燃料蒸气向进气通路吹扫。
发明内容
在将喷射器设置于燃料蒸气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装置的部件件数增加。因而,即使是具备带增压器的内燃机的车辆,也希望设置不具有喷射器的燃料蒸气处理装置,利用在进气通路的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部分产生的负压来使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吹扫。
另外,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越多,则该燃料蒸气的吹扫所需的时间越长,因此希望以使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不超过一定的上限量的方式将燃料蒸气吹扫。然而,在不具有喷射器的燃料蒸气处理装置中,在进行增压区域中的内燃机运转的期间无法吹扫燃料蒸气。因而,在增压区域中的内燃机运转长期持续的情况下,可能会无法将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保持为上限量以下。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具备:带增压器的内燃机;自动变速器,配置于内燃机与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燃料箱,贮存向内燃机供给的燃料;及燃料蒸气处理装置,利用在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的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部分产生的负压来将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向进气通路吹扫。并且,控制系统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内燃机在增压区域中运转着的状态下的车辆的行驶中燃料箱内的压力成为了判定压力以上时,执行通过减小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并且使内燃机的缸内空气量减少来使该内燃机的运转区域从增压区域向自然吸气区域转移的吹扫用变速控制。
燃料蒸气处理装置利用在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的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部分产生的负压来将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向进气通路吹扫。在内燃机在增压区域中运转时,在进气通路的比节气门靠下游侧的部分不产生负压。因而,在内燃机在增压区域中运转的状态下的车辆的行驶中,无法吹扫燃料蒸气。若这样燃料蒸气不被吹扫的状态长时间持续,则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增大。不希望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超过上限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增大时,燃料箱内的压力上升。即,在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与燃料箱内的压力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于是,通过将判定压力设为基于上述的上限量的值,在燃料箱内的压力成为了判定压力以上时,能够判断为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的量增加至上限量的附近。
在此,考虑以一定的车速行驶时的发动机转速及内燃机的输出转矩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关系。发动机转速是指内燃机的曲轴的转速。在车速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视为车轮的转速也一定。车轮的转速与发动机转速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之积成比例。即,一定的车速的维持所需的发动机转速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成反比。由此,若在维持车速不变的状态下减小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则发动机转速变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4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稳定的多脉冲孔化油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压力检测的智能EGR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