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发动机节气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2445.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孙波;王金波;李延骁;张克松;高岩飞;刘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D9/08 | 分类号: | F02D9/08;F02M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赵长林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发动机 节气 | ||
一种燃气发动机节气门,包括矩形管,在矩形管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所述第一封闭部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固设第一封闭门,所述第一旋转轴两侧与矩形管的管壁固连设置,在第一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动力齿,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动力齿啮合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两个配合设置的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封闭门,使得在由封闭到开启时,其开始面积较大,且若考虑其形成的斜向的流通面积,其流通面积更大,因此能够提高在初始状态时的供气量的充足,避免发生冒黑烟等非充分燃烧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气发动机节气门。
背景技术
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气体进入进气管后会和汽油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从而燃烧做功。它上接空气滤清器,下接发动机缸体,被称为是汽车发动机的咽喉。
节气门不论是电子还是机械控制的形式,都是采用在一个密闭通道中设置一个挡片,通过挡片的开启闭合来实现节气门内空气流量的调节。但是由于节气门中的挡片直接连接发动机缸体,因此操作环境较为恶劣。现在主要是有两个问题:首先节气门为单门旋转形式的,这使得在需要快速调节来提高发动机马力时,提供助燃气的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其次是积碳的问题,现在一般是积碳过后,通过拆除或者拆开之后利用助剂或者物理方式清洗,非常麻烦,但是考虑到积碳有一个逐步固化的过程,若积碳在初步阶段能够做一个初步去除,可以大大延长其使用时间,但是由于其工作环境的作用,现在并没有有效手段进行一个初步去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燃气发动机节气门,包括矩形管,在矩形管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所述第一封闭部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固设第一封闭门,所述第一旋转轴两侧与矩形管的管壁固连设置,在第一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一动力齿,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动力齿啮合设置;所述第二封闭部包括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侧固设第二封闭门,所述第二旋转轴两侧与矩形管的管壁固连设置,在第二旋转轴的上部设有第二动力齿,第二传动杆与第二动力齿啮合设置。通过设置两个配合设置的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封闭门,使得在由封闭到开启时,其开始面积较大,且若考虑其形成的斜向的流通面积,其流通面积更大,因此能够提高在初始状态时的供气量的充足,避免发生冒黑烟等非充分燃烧现象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封闭门端部重叠设置。端部重叠设置的好处是保证在封闭状态下一定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部与第二封闭部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分别相对于矩形管的管壁隔离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设在靠近空气进气口的一侧。使得在燃烧时,主要是封闭门朝向燃烧部位,以避免造成传动机构损坏。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上的齿轮密度与第二传动杆上的齿轮密度不一致。使得第一封闭门和第二封闭门能够不同步到达中心位置,从而产生碰撞,通过此种碰撞,可以降低在初步积碳阶段,积碳的积累,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大大延长其使用时间。
优选的,在矩形管外分别设有第一V形连接架和第二V形连接架,所述第一V形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所述第二V形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传动杆相连,所述第一V形连接架的另一端与一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第二V形连接架的另一端也与动力机构相连。通过动力机构给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分别提供同步的动力,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提高对于第一封闭门以及第二封闭门的控制的统一性。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双向气缸,所述第一V形连接架和第二V形连接架分别与双向气缸的两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一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端部设有一动力齿轮,所述第一V形连接架和第二V形连接架分别与动力齿轮的上端和下端啮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门的端部设有W形折板,所述第二封闭门的端部设有凹凸形折板。提高W形折板、凹凸形折板的密封部分的密封性,相当于一种迷宫密封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排气背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识别内燃机的起动方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