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72024.2 | 申请日: | 201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良建 |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郭受刚;王记明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米糠 发酵 米糠深加工 红曲霉菌 混合菌 灭菌 水中 制酱 乳酸菌 酵母菌 纳豆芽孢杆菌 价值最大化 油脂分解酶 纤维素酶 新鲜米糠 阿魏酸 根霉菌 多酚 黄酮 菌种 糠壳 灭活 食用 分解 保留 吸收 | ||
1.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制成时间在12个小时以内的新鲜米糠,并除去米糠中的甲糠和糠壳;
步骤二、对米糠中的油脂分解酶进行破坏;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米糠投入25-37℃的灭菌水中,其中米糠比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1.5:0.8-1;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灭菌水中加入红曲霉菌和纤维素酶并进行搅拌,按照重量比红曲霉菌:纤维素酶:米糠=1.5-3.5:0.1-0.2:100;
步骤五、在25-37℃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4-7天,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步骤六、在步骤五发酵完成后,再加入由根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混合菌并进行继续发酵3-5天,其中根霉菌:酵母菌:乳酸菌:米糠的重量比为:0.2-0.6:0.15-0.3:0.05-0.15:100;
步骤七、对步骤六得到的第二次发酵产物中的混合菌和红曲霉菌再进行灭活;得到灭活后的第二次发酵产物;
步骤八、在灭活后的第二次发酵产物中按照重量比纳豆芽孢杆菌:米糠=0.3-0.5:100加入纳豆芽孢杆菌并搅拌,然后进行发酵2-4天;得到第三次发酵产物;
步骤九、将植物油预热至150-170℃,待油温冷却至80℃以下,加入第三次发酵产物并进行炒制,本步骤中重量比植物油:米糠=1-1.5: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除去甲糠和糠壳的具体操作为:用40目筛网对新鲜米糠进行筛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破坏米糠中的油脂分解酶的具体操作是:将米糠在120-140℃下进行烘烤或者对米糠进行双螺旋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米糠和水的重量比为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红曲霉菌、纤维素酶与米糠的重量比为2.5:0.1: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各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根霉菌:酵母菌:乳酸菌:米糠=0.4:0.25:0.1: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纳豆芽孢杆菌与米糠之间的重量比为纳豆芽孢杆菌:米糠=0.4: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中还加入有佐料,所述佐料为姜、大葱、洋葱、八角、桂皮、香叶、香茅和丁香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米糠深加工制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十、待步骤九中的油温冷却至55-65℃,加入调味料炒制拌匀,装入容器密封保藏,所述调味料包括:香料粉、盐和鸡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良建,未经张良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0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O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藤椒鱼调味酱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