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夯土建筑土料及评价夯土建筑土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9550.3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穆钧;周铁钢;蒋蔚;梁增飞;顾倩倩;崔大鹏;杨雪红;詹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土上(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0;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肖丽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夯土 建筑 料及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夯土建筑土料及评价夯土建筑土料的方法。夯土建筑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砾石0‑56.9%、砂粒32.04‑65.95%、粉粒3.98‑13.01%和黏粒7.08‑21.04%。评价夯土建筑土料的方法:根据夯土建筑土料获得最优级配区间和极限最优级配区间;使用筛分法和沉降法测定被测土样的粒径分布,获得被测土样级配曲线;将被测土样级配曲线与最优级配区间、极限最优级配区间比较,得出评估结果。本申请提供的夯土建筑土料,夯筑而成的墙体、建筑,强度和稳定性高、干缩率低。本申请提供的评价夯土建筑土料的方法,能够科学准确的评价与优化现代夯土建筑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夯土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夯土建筑土料及评价夯土建筑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生土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夯土建筑在建筑领域兴起,近几十年国内外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现代夯土建筑案例。传统夯土建筑在力学和耐久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是制约其现代化应用的核心因素,而这与夯土建筑土料的级配(土料所含土粒等级及其比列关系)密切相关。现代夯土建筑不同于传统夯土建筑的其中一点就是对于土料级配的处理,通过调整夯土建筑土料的级配,从而提高夯土墙体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鉴于夯土建筑土料所含不同粒级对于土料特性及夯土墙体的影响,对于现代夯土建筑而言,适宜的土料级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相对科学的土料级配标准、也无与之相对应的级配评价和优化方法体系。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夯土建筑土料,级配合理,使用其建筑得到的夯土建筑稳定性高、强度大、干缩率低。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价夯土建筑土料的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夯土建筑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砾石0-56.9%、砂粒32.04-65.95%、粉粒3.98-13.01%和黏粒7.08-21.04%。
根据国际生土建筑界普遍采用的国际制划分标准,粒径大于2mm的土粒通常被称为砾石,粒径在2mm与0.02mm之间的土粒称为砂粒,粒径在0.02mm与0.002mm之间的土粒称为粉粒,小于0.002mm的土粒称为黏粒。现代夯土建筑土料级配主要含有上述四种粒级的土粒,其中砾石与砂粒(>0.02mm)性质相近,无黏结性、黏着性等特性,在夯土土料中作为主要骨料。粉粒粒径大小与性质介于黏粒与砂砾之间,在夯土土料中作为次级骨料。黏粒因其具有的持水性、湿胀性、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等特性,其在夯土土料中的作用,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相似,是将粉粒、砂粒、砾石等作为骨料的土粒构成物粘接聚合成形的关键要素,在夯土土料中至关重要。并且,当土料中黏粒的含量低于5%时,在土力学的界定中已不被“土”看待,缺少必要的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等特性,无法满足墙体的力学性能等要求,不能作为夯土材料被利用。当土料中富含黏粒时,会导致夯土墙体在干燥过程中产生最高可达20%的干缩率,产生较大裂缝,难以用于夯土建造。
优选地,所述的夯土建筑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砾石10.4-50%、砂粒36.75-59.92%、粉粒4.36-10.46%和黏粒8.89-19.22%。
优选地,所述的夯土建筑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第一砾石0-34.14%、第二砾石0-22.76%、细砂12.64-24.95%、粗砂19.4-41%、粉粒3.98-13.01%和黏粒7.08-21.04%;
所述第一砾石为粒径2-16mm的砾石,所述第二砾石为粒径大于16mm、小于等于32mm的砾石;所述细砂为粒径0.02-0.2mm的砂粒,所述粗砂为粒径大于0.2mm、小于2mm的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夯土建筑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土上(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土上(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防霉建筑材料
- 下一篇:重荷载地面用自流平砂浆及地面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