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及快速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8600.6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5 | 分类号: | G05F1/565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快速 响应 电路 方法 | ||
1.一种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应用于充放电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包括:
负载跳变检测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负载电压信号与预设的参考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并输出检测信号;
逻辑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负载状态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逻辑运算产生控制信号;以及
快速响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调整输出电流以使所述负载电压快速稳定;
所述负载跳变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参考电压输入端和所述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端和所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负载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端连接至接地;
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负载跳变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输出端;
所述快速响应模块通过调整输入对管数量和电流源数量的方式调整输出电流;所述快速响应模块包括尺寸大小相同的多个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为数字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响应模块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
所述第一电流源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流源的输入端均连接至电源电压;
所述第一电流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端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端;
所述第二电流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端和负导通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并作为所述快速响应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端和正导通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并作为所述快速响应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端均连接至控制信号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均为P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尺寸大小相同。
6.一种快速响应方法,所述快速响应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跳变快速响应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负载跳变检测,负载跳变检测模块接收负载电压信号并通过对所述负载电压信号的电压跳变幅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参考电压值进行判断是否发生负载电压跳变;
触发快速响应模块,若发生负载电压跳变,则逻辑控制模块产生T1时间段的控制电平的脉冲,并将该脉冲通过控制信号发送至快速响应模块,若否,则所述快速响应模块保持低电平输出;
快速响应模块调整,所述快速响应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具有所述控制电平的脉冲进行调整输出电流以使所述负载电压快速稳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载跳变检测的步骤中,所述负载跳变检测模块对所述负载电压信号的电压跳变幅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参考电压值进行判断为采用耦合的方式实时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快速响应模块的步骤中,所述控制电平的脉冲结束后的T2时间段内不再产生脉冲,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具有T2时间段的屏蔽电平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思远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6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激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 下一篇:电源电路及用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