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4306.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宋辉;沙永涛;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 | 分类号: | G10L21/02;G10L21/0208;G10L21/0264;G10L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该音频处理方法包括:通过N个声音采集组件采集声音信息,获取N路音频数据。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并分别提取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得到消除后的音频。根据消除后的音频以及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清理消除后的音频中的噪声音频,获取目标音频。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先采集N路音频数据,然后,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并分别提取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消除待处理音频中的回声音频,再根据提取的噪声数据消除其中的噪声,达到音频处理效率高、质量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是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进行语音识别时,需要尽可能清晰地获取语音的音频数据,但在室外、车内、人员密集场所时,由于存在噪音、背景音乐、回声等,会导致获取的音频数据内包括了上述的干扰音。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声学回声消除模块(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AEC)与波束成型模块进行结合,对获取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但是,AEC模块与波束成型模块结合处理获取的音频数据时,当获取的音频先进入AEC模块,再进入波束成型模块处理时,会导致运行设备负荷增高,效率低下。或当获取的音频先进入波束成型模块,后进入AEC模块处理时,会导致处理得到的音频回音处理效果不理想。可见,采用现有技术处理音频的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先采集N路音频数据,然后,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并分别提取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消除待处理音频中的回声音频,再根据提取的噪声数据消除其中的噪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后音频的质量不高的问题,达到音频处理效率高、质量高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N个声音采集组件采集声音信息,获取N路音频数据,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并分别提取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其中,待处理音频包括目标音频、回声音频、噪声音频。消除待处理音频中的回声音频,得到消除后的音频。根据消除后的音频以及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清理消除后的音频中的噪声音频,获取目标音频。
可选地,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包括:通过固定波束形成器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
可选地,通过固定波束形成器将N路音频数据合成待处理音频,包括:提取N路音频数据中每一路音频数据中的初始目标音频,获取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根据预设路数,通过固定波束形成器合成至少一路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将至少一路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中的一路作为待处理音频。
可选地,将至少一路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中的一路作为待处理音频,包括:若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为一路,则将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作为待处理音频。若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大于一路,则根据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的相位,获取每路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的强度,将强度最大的一路待处理的初始目标音频作为待处理音频。
可选地,分别提取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包括:根据N路音频数据以及阻塞矩阵,分别提取N路音频数据的噪声数据。
可选地,消除合成待处理音频中的回声音频,得到消除后的音频,包括:获取原始回声信号。根据原始回声信号、自适应滤波器,获取预测回声信号。根据待处理音频中的回声音频、预测回声信号,消除合成待处理音频中的回声音频,得到消除后的音频。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原始回声信号、待处理音频,训练原始自适应滤波器,得到包括真实环境中的传递函数的自适应滤波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4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