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电压检测电路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63118.3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泽彬;刘国钱;黄玉美;张梦梦;肖敏;陈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练逸夫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电流 电压 检测 电路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电压检测电路及汽车。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点火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接收电源电路的电源电压和点火电路的使能信号,并根据使能信号输出转换电压和复位信号;电压采样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并根据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电压,输出采样电压。本发明通过点火电路输出使能信号唤醒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输出转换电压给电压采样电路,启动电压采样电路并输出采样电压给检测电路,检测电路接受采样电压、转换电压和复位信号从而开启检测。熄火时,点火电路不输出使能信号,检测电路不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静态电流,在待机情况下静态电流为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电压检测电路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目前汽车电子对静态电流的要求起来越严格,针对各个汽车零部件,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要求非常低的静态电流,甚至是零静态电流。
而在实际的汽车产品中,车辆零部件的芯片需要对电池线的电压进行检测,从而方便进行相应的控制。通常,电池线的电压检测需要先通过电阻分压的方式对电压进行采样再对采样的电压进行检测,例如在汽车电池电源为13.5V的情况下,一般通过四个100K电阻进行分压,此时的静态电流有32.25uA,没有办法达到零静态电流的产品需求。由此,如何降低电池线的电压检测电路的静态电流,成为了汽车设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电压检测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静态电流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点火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接收电源电路的电源电压和点火电路的使能信号,并根据使能信号输出转换电压VCC和复位信号;
电压采样电路,包括启动控制模块和采样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启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采样电压KL30-DET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压采样电路根据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电压VCC,输出采样电压KL30-DET;
检测电路,接收并根据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电压VCC与复位信号和电压采样电路的采样电压KL30-DET启动电压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级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电压VCC输出端连接,且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级和地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分压电阻、稳压二极管D3和滤波模块,所述分压电阻的两端分别与启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与分压电阻连接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3并联在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所述滤波模块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两端,且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采样电压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1;所述电压转换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和使能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和点火电路的使能输出端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1的转换电压VCC输出端与连接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和检测电路的转换电压输入端,且电压转换芯片U1的复位信号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与检测电路的复位信号接收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电路包括二极管D4和稳压滤波模块;所述二极管D4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点火电源KL15输入端和所述稳压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使能信号输出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3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