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631.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军;熊炎林;何伟;种玉配;杨效广;白中坤;屈永平;吕瑞虎;李文俊;胡昆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艳霞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行车道 沉降 全站仪 十字丝 地表 监测孔 高程 螺杆 监测 对准 测量 细石混凝土 镜面 道路交通 监测效率 两次测量 螺纹钢筋 竖直设置 自动计算 不安全 反射片 基准点 螺杆端 目镜 竖直 细砂 相减 钻孔 底座 灌注 车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行车道的设定位置钻孔到设计深度,得监测孔;将带有螺杆的螺纹钢筋竖直插入细石混凝土内,且螺杆端向上;然后在监测孔内灌注细砂;将棱镜通过底座竖直设置于螺杆的端部,且棱镜的镜面朝向全站仪;通过全站仪目镜先对准基准点反射片中心,然后再对准棱镜的十字丝中心,全站仪自动计算出棱镜十字丝中心高程;再次测量。将两次测量的棱镜十字丝中心高程相减。采用该方法提高了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效率,监测时无需人员进入行车道待测监,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减少测量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行车道下方进行施工的情况比较常见,为了保证地下工程施工期间行车道的安全,必须对受施工影响的行车道地表进行沉降变形监测,保证道路及行驶车辆的安全。
目前国内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是:先在混凝土路面用取芯钻直径150mm左右,深度50mm左右圆孔,然后换用小直径钻头继续钻800mm左右孔,将监测点埋入孔内,底部混凝土浇筑,上部填筑细沙。每次进行行车道地表沉降监测时,需要人工将铟钢尺放置在监测点上方,然后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此监测方法能够测量出受市政工程施工影响造成的路面沉降,能真实反应出市政工程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采用常规的水准仪监测方法进行地表点沉降监测,需要人工将铟钢尺立在监测点上,还在监测过程中需要人工一直扶住铟钢尺,在监测其他测点时,还需人工携带铟钢尺移动至待测监测点位置并将铟钢尺立于待测监测点上,这样会使得扶铟钢尺的人在行车道路上的工作时间较长,还需要在待测监测点之间来回移动,车辆及监测人员的安全均无法得到保障,对交通的影响较大,同时增加测量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提高了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效率,监测时无需人员进入行车道待测监,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减少测量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道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行车道的设定位置钻孔到设计深度,得监测孔;在监测孔底部灌注细石混凝土,至监测孔深度的1/4—1/3处;在行车道的外侧设置全站仪;
将带有螺杆的螺纹钢筋竖直插入细石混凝土内,且螺杆端向上,螺杆端位于监测孔内,且上端距离监测孔孔口的距离为3-4cm;
步骤二、然后在监测孔内灌注细砂,直至到距离螺杆下端的距离为4-5cm;
步骤三、将棱镜通过底座竖直设置于螺杆的端部,且棱镜的镜面朝向全站仪;
步骤四、在监测孔的上方可拆卸安装保护盖,保护盖部分覆盖监测孔,其中,监测孔的靠近全站仪侧的上方为敞口状;
保护盖为一中部向上凸起、两侧带有斜翼的壳体,且壳体的宽度小于监测孔的直径;
步骤五、通过全站仪目镜先对准基准点反射片中心,然后再对准棱镜的十字丝中心,全站仪自动计算出棱镜十字丝中心高程;
步骤六、再次测量时,重复步骤五,测出此时的棱镜十字丝中心高程;
步骤七、将步骤五和步骤六中测得的棱镜十字丝中心高程相减,即得到监测点处的地表沉降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棱镜十字丝中心高出监测孔孔口2-3cm。
进一步地,该步骤三中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为一上部敞口的长方形空腔体;
连接体,竖直向下设置于底座本体的底部,为一带有内螺纹、且端部开口的中空柱状体;用于与螺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