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和制作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5277.9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强;王滨;李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34;B29C70/54;B29C65/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地铁 操作台 面板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
最内部的阻燃单向碳纤维层、阻燃单向碳纤维层两面的阻燃3K碳纤维层,阻燃3K碳纤维层外包覆的阻燃玻璃纤维层,阻燃玻璃纤维层为最外层;在安装时位于下面的阻燃玻璃纤维层表面粘接有补强金属件;
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上设置有扳键孔、按钮孔、推拉杆孔;
按钮孔、推拉杆孔均穿过阻燃玻璃纤维层、阻燃单向碳纤维层、阻燃3K碳纤维层、补强金属件,扳键孔为盲孔;
所述阻燃玻璃纤维层的厚度范围为:0.15-0.25mm;阻燃单向碳纤维层的厚度范围为:3.0-4.1mm;阻燃3K碳纤维层的厚度范围为:0.15-0.25mm;补强金属件的厚度范围为:3-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玻璃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阻燃单向碳纤维层的厚度为:3.6mm;阻燃3K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补强金属件的厚度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扳键孔的尺寸为长:30-40mm、宽12-18mm、深:3-5mm,两个短边有倒角;按钮孔为尺寸为通孔Φ25-Φ35;推拉杆孔尺寸为长:170-200mm、宽80-95mm、深:3-5mm;底面周圈有挡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扳键孔的尺寸为36mm×16mm×4mm,两个短边有2mm×45°倒角;按钮孔为尺寸为通孔Φ30;推拉杆孔尺寸为186mm×87mm×4mm,底面周圈有6mm宽1mm厚的挡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包含:阻燃玻璃纤维层、阻燃3K碳纤维层和部分阻燃单向碳纤维层。
6.一种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粗坯成型:准备好制作操作台面板的粗坯;
步骤(二):数控加工:在步骤(一)中加工好的粗坯上打孔;
步骤(三):粘接:在步骤(二)中加工好的工件上粘接补强金属件;
所述粗坯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材料准备:按照表领取玻纤预浸料、碳纤维预浸料;在温度19-25℃、湿度70%以下的裁切间按照裁切工艺指导书,使用裁切机进行预浸料裁切,裁切完成后按照铺层表顺序进行排叠,并装入物料袋,进行密封;
第二步:模具准备
按照模具处理要求,将成型模具表面进行清洁;然后使用无尘布进行打脱模剂;新模具需要打至少5遍脱模剂;然后将模具搬运至温度19-25℃、湿度70%以下的铺层间;
第三步:铺层
按照铺层表在模具上进行铺层,每层预浸料之间用刮板进行赶气泡并压实,每3-4层制作临时真空袋进行辅助压实;
第四步:制袋
铺层完成后、接入热电偶,在铺层上铺脱模布、隔离膜、透气毡;并放置真空嘴,最后进行打真空袋;
第五步:固化
将制好袋的模具推入热压罐中,接上热电偶和真空嘴,使用控制电脑进行真空度检查,保证抽真空稳定后,关闭真空源,15分钟压力降不大于0.017MPa;设置固化程序,控制升温曲线及真空和压力系统;随后关闭热压罐罐门,打开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固化;
第六步:脱模
固化后,拆卸真空管路及热电偶,将模具拉出热压罐;将模具上的辅料进行剥离,将产品用木楔子脱出模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机床上装上加工专用治具,并打开真空吸附,固定毛坯;
第二步:调入加工程序,并对产品进行定基准;
第三步:按照刀单,安装指定刀具进行内孔加工,并自检;
第四步:按照刀单,更换刀具进行外形加工,并自检;
第五步:拆卸加工后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地铁操作台面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材料准备:将粗坯待粘接面打磨粗化后送入温度19-25℃、湿度70%以下的胶合间,将待粘接金属件喷砂处理;然后将金属件和胶粘剂提前16小时放入胶合间同温;
第二步:粘接:按照胶粘剂的比例配置胶粘剂,搅拌均匀后,涂在待粘接面上,并使用玻璃微珠控制胶层厚度在0.1mm-0.3mm之间,然后使用胶粘治具进行加压,静置15-35小时固化;
第三步:清理:将粘接好的面板使用溶剂擦拭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52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航空结构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材料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