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液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52822.9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慧泽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30;C25D11/16;C25D11/18;B29C45/14;B29K705/00;B29K705/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镁合金 铝合金 复合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液及方法,表面处理液由无机酸、氟化物、缓蚀成膜剂和添加剂组成。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液不会使复合件上铝合金、镁合金部分变黑、过腐蚀等,本发明公开的利用该表面处理液处理后的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和塑胶直接成型结合的方法,能够使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不用通过遮蔽等方法在同一表面处理液中同时进行阳极氧化,从而在表面产生均匀的孔洞或粗糙面,促使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和塑胶直接注塑成型并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本方法简化了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纳米注塑的操作步骤,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液及利用该表面处理液处理后的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和塑胶直接成型结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手机通讯设备、电子电器设备、汽车机械等领域,为达到减轻产品重量、增加结合强度、减少电磁屏蔽等目的,金属和树脂一体化成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充足的应用,目前已经涌现出很多专利涉及到各种材质的纳米注塑一体化成型技术,其主要目的均是通过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在基材表面得到具有一定凹凸结构的粗糙面,再通过以注塑的方式将塑胶和基材直接结合,从而达到高强度无缝隙的结合,即目前市场上统称的“纳米成型技术”,日本的大成普拉斯株式会社申请了一系列各种金属材质和塑胶一体化成型的专利,然而多数产品均是单一金属进行纳米处理然后再进行注塑从而达到一体化成型的目的,而随着人们审美的改变以及电子产品的各种兼顾性能提升,各种复合材料被广泛运用。
铝合金具有极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和丰富的颜色外观一直被 3C产品的结构件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铝合金表面容易加工成型,也涌现出各种铝合金表面粗糙面再进行纳米处理的专利,随着各方面兼顾性能要求的提升,市场面逐渐出现了各种材质的复合件,如为减少 CNC加工成本而出现的铝型材边框和压铸铝复合件中板的复合件,如为增加抗跌落强度而出现的不锈钢边框和铝合金中板复合件,以及为减少 CNC加工和减轻产品重量的铝合金边框和镁合金中板复合件等各种材质的复合件。铝合金边框镁合金中板的复合件既具有铝合金的加工切削性能和丰富的颜色外观还具有镁合金的轻薄性能被广泛运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上,镁合金的比重只有铝合金的三分之二,还具有金属的机械强度和良好导热散热性能。
然而目前市场上较多的都是对单一材质进行纳米处理后在与塑胶一体化成型,涉及到对复合材料同时进行纳米处理,然后再纳米注塑且还兼顾防水防尘性能的技术,市场上还非常匮乏。授权公布号为CN105538596A的专利,通过在基材表面先化学沉积一层多孔铜层,再对多孔铜层进行钝化,从而达到对复合件表面进行粗糙化,然后再进行纳米注塑,本发明人之前申请的授权公布号为CN108608615A的专利,通过对基材表面电沉积一层微孔镍层,再吸附具有特殊结构的活性染料,再进行注塑达到提高结合强度、防水防尘的目的。虽然铝合金、镁合金复合件可通过上述方式在表面形成微孔层从而进行纳米注塑,但依然均存在操作繁琐、步骤较多等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液及利用该表面处理液处理后的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和塑胶直接成型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铝合金阳极氧化液的改良,使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能够同时在同一槽液内进行阳极氧化产生微孔,从而简化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纳米注塑的操作步骤,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镁合金铝合金复合件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液,由如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水溶液组成:100g/l~200g/l的无机酸,10g/l~30g/L的氟化物,50g/l~100g/L的缓蚀成膜剂和1g/l~10g/L的添加剂。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无机酸为磷酸。
优选地,所述氟化物为氟硅酸、氟硼酸、氟锆酸、氟钛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慧泽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慧泽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