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365.3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柯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8;C23C14/08;C23C14/18;C23C14/34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332005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车衣 节能 高折射率层 制备 金属氧化物层 安装胶层 基材层 阻隔层 银层 制备方法流程 有效地控制 金属材料 基材表面 抗氧化性 离型膜层 依次层叠 影响外观 反射率 隔热的 隔热膜 牢固度 耐刮层 收缩性 红外线 紫外线 溅射 拉伸 起皱 粘附 透明 汽车 | ||
1.一种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
(1)离型膜层,其厚度为50~75μm;
(2)第一安装胶层,其厚度为3~5μm;
(3)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100~155μm,且第一基材层的材料为TPU或TPH;
(4)第一高折射率层,其厚度为30~40nm;
(5)第一金属氧化物层,其厚度为2~7nm;
(6)第一银层,其厚度为8~12nm;
(7)第一阻隔层,其厚度为0.2~0.45nm;
(8)第二高折射率层,其厚度为65~72nm;
(9)第二金属氧化物层,其厚度为5~9nm;
(10)第二银层,其厚度为8~12nm;
(11)第二阻隔层,其厚度为0.2~0.45nm;
(12)第三高折射率层,其厚度为25~30nm;
(13)第二安装胶层,其厚度为3~5μm;
(14)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50~150μm,且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TPU或TPH;
(15)耐刮层,其厚度为2~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第一高折射率层、第二高折射率层和第三高折射率层的材料均为二氧化钛,其折射率为2.2~2.5,透明区350~1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氧化物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的材料均为ITO,其折射率为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材料均为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离型膜层为PET离型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安装胶层为丙烯酸酯压敏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耐刮层的材料为耐磨聚氨酯,硬度高达4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材层的可见光波段透过率≥8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涂布工艺在第一基材的一侧涂布安装胶,复合一层离型膜;其中,第一基材为TPU膜或TPH膜;
(2)在第一基材的另一侧依次溅射二氧化钛、ITO、银、镍、二氧化钛、ITO、银、镍、二氧化钛,即形成第一高折射率层、第一金属氧化物层、第一银层、第一阻隔层、第二高折射率层、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第二银层、第二阻隔层、第三高折射率层;
(3)在第三高折射率层的一侧均匀涂布安装胶,贴合第二基材;其中,第二基材为TPU膜或TPH膜;
(4)在第二基材的一侧形成耐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3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