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慢病毒载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50460.X | 申请日: | 201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秀;郑南哲;王歈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罗斯疫苗株式会社;北京永泰瑞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5/867 | 分类号: | C12N15/867;C12N15/62;C12N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王子楠;栾星明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病毒 载体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改进的慢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特别适合于制备治疗性T细胞的慢病毒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改进的慢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和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特别适合于制备治疗性T细胞的慢病毒载体。
发明背景
T细胞是体内执行肿瘤细胞杀伤和病毒感染细胞杀伤的关键免疫细胞。近年来,使用T细胞,包括来源于体外诱导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基因改造的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基因改造的T细胞受体T细胞(TCR-T细胞)进行恶 性肿瘤的治疗,在部分临床患者中显示了显著的肿瘤清除和控制作用。然而,由于患者 体内肿瘤的免疫逃逸作用,部分肿瘤患者对回输的T细胞产生抵抗作用,导致T细胞不 能发挥应有的抗肿瘤作用。
体内体外的研究均表明,TGF-β是重要的T细胞抑制因子,导致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或消失。在临床上,TGF-β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显著抑制肿瘤特 异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是免疫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显性负性TGF-βII 型受体(dominant negative TGF-βreceptor type II,DNRII)是TGF-β的负性调节受体,可以 抑制TGF-β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在动物体内,通过给予或者表达T细胞特异性的 DNRII,或者给予可溶性TGF-βRII,干扰TGF-β信号通路,可以显著提高T细胞对肿 瘤的杀伤作用。美国贝勒医学院Catherin M Bollard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给予患者EB 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EBV-CTL)治疗,对EBV感染导致的霍杰金和非霍杰金淋巴瘤均 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在这些疾病中,由于肿瘤组织表达TGF-β,EBV-CTL的疗效受 到干扰。该研究团队通过基因转导的方式,将DNRII表达于EBV-CTL细胞表面,用于 治疗复发的霍杰金淋巴瘤。在7名患者可以评价的患者中,4名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 其中2例患者完全缓解持续4年,其中1例是在未经DNRII基因修饰的EBV-CTL治疗 后未能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然而,这些EBV-CTL仅仅表达DNRII一种外源蛋白。
在目前应用与临床的CAR-T细胞和TCR-T细胞治疗中,同样面临肿瘤细胞表达TGF-β,导致CAR-T细胞和TCR-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的问题。本领域也期望将DNRII 导入CAR-T细胞或TCR-T细胞中。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将CAR/TCR与DNRII共 表达于同一T细胞用于治疗肿瘤的报道。这可能由于现有的表达系统对两种蛋白的共表 达效率低,难以满足临床需要。
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新的改进的表达载体,如改进的慢病毒载体,其特别适合于两种或更多种蛋白的高效共表达。
附图简述
图1示出用于表达CAR-19的慢病毒载体结构及完整性鉴定策略。(A)包含PEF1α-L(长 启动子,531bp)的老载体pPVLV1;(B)包括PEF1α-S(短启动子,212bp)的新载体pPVLV2。从使用随机六聚体引物逆转录的cDNA产生预期的PCR产物(F1-F5:PCR片段),鉴定 病毒载体的完整性。
图2示出pPVLV1和pPVLV2的差别。(A)从病毒基因组的逆转录cDNA扩增出预 期的DNA片段。在含有PEF1α-L的病毒基因片段中观察到缺陷的基因位点。用箭头指示 具有意外大小的DNA片段(左图)。(B)比较表达CAR-19的细胞的百分比和(C)转导293T 细胞48小时后各载体的滴度。
图3示出CAR-19-Fluc的结构和荧光素酶活性。(A)和(B)使用的编码克隆在P2A-Fluc 盒上游的CAR-19的双顺反子构建体。(C)表达的CAR-19和Fluc分子的示意图。(D) 在慢病毒载体转导293T细胞后48小时测定的荧光素酶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罗斯疫苗株式会社;北京永泰瑞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法罗斯疫苗株式会社;北京永泰瑞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治疗性T细胞
- 下一篇:一种卷烟生产制造过程料头料尾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