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鲁替尼-d5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50077.4 申请日: 2019-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9988175A 公开(公告)日: 2019-07-09
发明(设计)人: 宋化丰;胡永铸;刘春;樊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 梯尔希(南京)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87/04 分类号: C07D487/04;C07B59/00
代理公司: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地址: 211805 江苏省南京市浦***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测试样品 代谢机理 二碳酸二叔丁酯 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标产物纯度 脱叔丁氧羰基 氨基 硼酸 后处理 方法路线 六步反应 路线设计 起始原料 药物合成 苄氧基苯 苯硼酸 丙烯酰 脱苄基 氘丰度 可用 吡唑 哌啶 嘧啶 合成 研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依鲁替尼‑d5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合成领域,该方法路线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能为依鲁替尼的代谢机理研究提供测试样品。本发明以(3R)‑1‑BOC‑3‑(4‑氨基‑3‑碘‑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为起始原料先与4‑苄氧基苯硼酸使用Suzuki反应对接,二碳酸二叔丁酯上保护、脱苄基、与氘代的苯硼酸使用chan‑Lam反应对接,再经脱叔丁氧羰基后与丙烯酰氯对接等六步反应合成依鲁替尼‑d5。本发明整个路线设计合理,后处理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制备得到的目标产物纯度可达99.5%以上,氘丰度可以达到99%以上,可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依鲁替尼的代谢机理研究提供测试样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依鲁替尼-d5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鲁替尼化学名为1-[3(R)-[4-氨基-3-(4-苯氧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基]-2-丙烯-1-酮;英文化学名称:1-[3(R)-[4-amino-3-(4-phenoxyphenyl)-1H-pyrazolo [3,4-d] pyrimidin-1-yl] piperidin-1-yl]-2-propen-1-one;是由Johnson Johnson公司和Pharmacyclics公司合作研发的靶向抗癌新药,于2013年11月13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Imbruvica,该药用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的治疗。依鲁替尼是一个BTK的小-分子抑制剂。依鲁替尼与在BTK活性位点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导致BTK酶活性的抑制。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和细胞因子受体通路的信号分子。BTK的作用是通过B-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导致对B-细胞交易,趋化,和黏附所需通路的激活。 非临床研究显示依鲁替尼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和在体内生存以及在体外细胞迁移和底物黏附。在药品上市前对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效能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其中药物的代谢过程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控制标记的API的含量和氘丰度才能为评价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提空可靠的基础。

依鲁替尼-d5是依鲁替尼的苯环标记化合物;通过对标记依鲁替尼的合成和研究,可以对依鲁替尼进行相关的药理学、药动学等进行研究,可为依鲁替尼的代谢机理研究提供供试样品,但是关于这种标记的依鲁替尼-d5的研究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依鲁替尼-d5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路线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能为依鲁替尼的代谢机理研究提供测试样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依鲁替尼-d5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3R)-1-BOC-3-(4-氨基-3-碘-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A和4-苄氧基苯硼酸B溶解在5~15倍体积的有机溶剂中,所述(3R)-1-BOC-3-(4-氨基-3-碘-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与4-苄氧基苯硼酸的摩尔比1:1~1:3,加入钯催化剂和无机碱,在80℃~150℃条件下反应5小时~20小时,得到化合物C;

(2)取步骤(1)得到的化合物C溶解在2~2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碱,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化合物C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1~1:5,化合物C与所述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2~1:10;在0℃~50℃下反应3小时~10小时,得到化合物D;

(3)取步骤(2)得到的化合物D溶解在3~2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中,加入钯催化剂和甲酸铵,化合物D与所述钯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1:1,化合物D与所述甲酸铵的摩尔比为1:1~1:15,在0℃~80℃下反应1小时~5小时,得到化合物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梯尔希(南京)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梯尔希(南京)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