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用BMC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8893.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林;霍飞明;杨智凯;金洪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金创意塑化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25/06;C08L33/12;C08L23/08;C08L21/00;C08L23/06;C08K3/22;C08K7/1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裂剂 树脂 高铁 树脂材料收缩 震动 不饱和树脂 低收缩树脂 玻璃纤维 产品使用 耐疲劳性 氢氧化铝 树脂材料 细微裂缝 固化剂 混合物 平整度 脱模剂 粘接 制作 裂缝 渗入 填充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用BMC材料,包括树脂,氢氧化铝,固化剂,脱模剂,玻璃纤维,还包括抗裂剂;树脂为不饱和树脂和低收缩树脂的混合物;抗裂剂为PE,NBR,PS,PVAC或EVA。本发明还公开了高铁用BMC材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通过在BMC材料中加入抗裂剂,使得BMC材料在成型时,抗裂剂可以渗入到树脂的细微裂缝中,把裂缝填充,并起到粘接的作用,其效果在于可以降低树脂材料收缩,提高材料表面平整度,从而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震动。此外,抗裂剂可以提高树脂材料在震动下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增加产品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铁用BMC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高铁出口意义非凡,不仅仅是单个产业的“出海”,而是整个产业链条的“走出去”。目前市场规模虽小,但一旦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将重塑中国制造的全球品牌形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的发展。对于高速铁路,对新材料的强度、耐疲劳性能、轻量化、工艺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的应用主要在高铁车体结构件。
复合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车辆,且用量不断增加,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RF)因为高比强度(刚度)、耐疲劳、耐蚀、隔热、阻燃、可设计性强等优点,英国、日本、德国先后在60年代开始应用于非结构件,现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结构件,例如车体和车头前端部采用玻璃钢、芳纶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等。
高铁具有速度快震动强的特点,高铁用料首要问题是如何提升抗震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52786.2提供了一种加入芳香族磷酸酯和聚苯氧系树脂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目的是在注射成型SHI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稳定性和成形材料的表面光洁度。但是芳香族磷酸酯在聚苯硫醚中的分散效果不理想,在一般工艺水平下生产时易在粒料中形成包裹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温机械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98809596.3提供了采用氧化锌须晶和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与聚苯硫醚(PPS)树脂进行共混改性的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目的是采用氧化锌为腐蚀抑制剂来改善对金属的腐蚀性,可消除对机械物理性质不良影响;但是通过加入氧化锌以后,制成的聚苯硫醚(PPS)复合材料注射成形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其抗冲击强度也有所降低。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50119.X提供了一种加入热稳定剂和可用于高铁绝缘材料三戊异丙胶、烷基磺酸苯酯、聚苯乙烯、氯化石蜡物的聚苯硫醚合金的生产方法,该专利其实是采用很普通的方法对聚苯硫醚树脂进行改性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整性高,稳定性好,耐疲劳性的高铁用BMC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高铁用BMC材料,包括树脂,氢氧化铝,固化剂,脱模剂,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裂剂;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树脂和低收缩树脂的混合物。
所述的抗裂剂为PE,NBR,PS,PVAC或EVA。
所述的不饱和树脂为间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邻苯树脂;所述的低收缩树脂为PS溶液,PMMA溶液,PVAC溶液,EVA溶液,橡胶,PE粉或饱和树脂。
为控制树脂粘度在2000-3000mPa.S,固体含量在60-65%,优选的,所述的不饱和树脂为间苯新戊二醇树脂;所述的低收缩树脂为改性PS溶液。这两种树脂具有优秀的耐水性,耐候性和玻璃纤维浸润性。
优选的,所述的抗裂剂为PE或NBR。
优选的,所述高铁用BMC材料还包括抑制剂,增稠剂,颜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金创意塑化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金创意塑化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