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茶机及制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7301.4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启;梅寅;张洋洋;赵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G06K9/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阜阳翰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输送带 转运 制茶机 制茶 上料输送带 摄像头 龙门架 炒茶 翻炒装置 生产效率 一端设置 依次设置 支架支撑 固定的 固定架 组制 自动化 茶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茶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组制茶装置,每个制茶装置均包括通过支架支撑固定的炒锅,炒锅内设有翻炒装置,每个炒锅一侧均设有上料输送带,每个炒锅下方均设有转运输送带,所述转运输送带一端设置在炒锅下方,所述转运输送带另一端与另一个制茶装置中的上料输送带相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炒锅上方均装有第一摄像头,在所述转运输送带的固定架上装有龙门架,龙门架上装有第二摄像头。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制茶机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炒茶作业,采用循环的方式进行炒茶,茶叶的品相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生产是我国传统产业,茶叶已经成为全球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4年,我国茶叶产量175万吨,居世界首位。可茶叶的生产制造大多数依赖人工炒制,这无形中为制茶产业增加了不少人工成本和降低了生产效率。
茶叶生产线机械装备发展速度缓慢,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生产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容易产生人为的二次污染,使得成品茶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茶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组制茶装置,每个制茶装置均包括通过支架支撑固定的炒锅,炒锅内设有翻炒装置,每个炒锅一侧均设有上料输送带,每个炒锅下方均设有转运输送带,所述转运输送带一端设置在炒锅下方,所述转运输送带另一端与另一个制茶装置中的上料输送带相对应设置;
在每个所述炒锅上方均装有第一摄像头,在所述转运输送带的固定架上装有龙门架,龙门架上装有第二摄像头。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个制茶装置中的上料输送带上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两个固定板,每个固定板上侧均装有一组重力传感器,每个重力传感器上侧均固定连接支撑板,所有支撑板共同支撑固定上料管,上料管一端朝向上料输送带设置,上料管一端装有上料斗。
优选地,所述炒锅包括固定半锅体,固定半锅体转动配合连接转动半锅体,所述炒锅还包括用于控制转动半锅体转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板上装有开合电机,开合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连接固定轴,所述锅盖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端。
优选地,所述翻炒装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在所述炒锅内能够转动,在转动轴上还装有炒茶板。
一种制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茶叶输送到炒锅内;
S2、摄像头拍摄图像,将炒锅内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图像对比,若炒锅内的茶叶和图库中的图像匹配,则关闭锅盖;否则继续运送茶叶,直至炒锅内的茶叶和图库中的图像匹配;
S3、加热锅炉,将茶叶在锅炉里翻炒;
S4、翻炒完成后,摄像头拍摄图像,所摄图像与图库中上品茶叶对比茶色,满足上品条件,运出炒锅;
S5、在S4中,所摄图像与图库中上品茶叶对比茶色时,若不满足上品条件,将茶叶在炒锅里按照前一次翻炒时间的10%进行翻炒,翻炒完成后,摄像头拍摄图像,所摄图像与图库中上品茶叶对比茶色,满足上品条件,运出炒锅,若不满足上品条件,将茶叶在炒锅里再次按照前一次翻炒时间的10%进行翻炒,直至满足上品条件,运出炒锅。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采用CCD摄像头,所述CCD摄像头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扫描上品茶叶样本,录入上品茶叶样本信息;扫描翻炒后的茶叶,将入翻炒后茶叶信息传递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将录入翻炒后茶叶信息与已有上品茶叶样本信息进行匹配;相似度达到95%以上时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