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46676.9 | 申请日: | 2019-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2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富;肖航;张会文;杨帆;孙淑雲;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河海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8 | 分类号: | C02F11/18;C02F11/00;C10G1/04;C10G1/00;C10L1/04;C02F101/30;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静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污泥资源化 反应器 澄清罐 储油罐 厌氧 污水处理系统 搅拌机 热解吸装置 三级反应器 稳定重金属 无害化处理 粘稠混合物 固态残渣 罐体顶部 含油污泥 回收利用 交替运行 静置分离 三相分离 离心机 热解吸 热水洗 液位差 液相排 氧化物 泵入 填埋 油泥 原油 能源 安全 | ||
1.一种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如下:
步骤1)含油污泥依次经过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相连的化学热水洗反应器,每个反应器中配有搅拌机,其中一级反应器为高速反应器、二级反应器为中速反应器、三级反应器为高速反应器;
步骤2)经过三级反应器后通过液位差进入三个交替运行的澄清罐,静置时间为0.5-6小时;
步骤3)澄清罐的静置分离后罐体顶部的原油直接抽入储油罐,底部的粘稠混合物泵入三相分离离心机,离心转速为5000-8000r/min,反应时间为20-30min,离心分离后的油相收集至储油罐,液相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固相进入油泥厌氧热解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级高速反应器的搅拌速率为1200-1500r/min,投加的破乳剂为Nacl与Cacl2混合液,摩尔质量比为(2-3):1,投加量为油泥绝干物质量的2.5-5.5%,热水洗温度为65-85℃,反应时间约为6-12分钟,反应结束后通过液位差进入二级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二级中速反应器的搅拌速率为600-1000 r/min,投加的破乳剂为异丙醇,投加量为油泥绝干物质量的1.0-3.0%,热水洗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约为10-15分钟,反应结束后通过液位差进入三级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三级高速反应器的搅拌速率为10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1-3分钟,同时反应器中直接加入电离析反应装置,调节pH值至6-9,使用直流电进行电离析,电流强度为4.0-8.0A,反应时间为10-15分钟,反应结束后通过液位差进入3个交替运行的澄清罐,静置时间为0.5-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离析反应装置阳极为铜、汞、钛惰性金属按照1:2:2的比例复合而成,采用的阴极为锌、铝、铁低氢过电位金属按照1:1:2的比例复合而成,电极之间采用并联连接方式,电极之间的间距为6.0~12.0cm,电极有效面积与反应装置体积比1:17-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厌氧热解吸的含油污泥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油泥热解吸装置包括进料单元、传动单元、热解吸腔体,燃气加热炉、制氮保护系统、蒸发回收单元,尾气处理单元、出料排渣系统;所述热解吸装置的反应温度为400-600℃,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维持腔体内部压力为0.3-0.5Mpa,解吸物排入蒸发回收单元,按排出量2%-5%的比例通入低压氮气进行连续吹扫;所述蒸发回收后的冷凝气作为辅助燃气,回用至热解吸腔体,出料系统的排渣口接入清水池直接浸没在水面之下,利用水合反应抑制扬尘,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河海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河海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6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