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463.6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鲁晓东;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H1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船舶能源利用率和续航能力差的问题。本船舶包括船体和若干组沿船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划桨组件,划桨组件包括滑动件一、滑动件二、浆板、连杆一、升降杆和浮箱,滑动件一和滑动件二均滑动连接在船体的两侧且能够沿船体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件一位于滑动件二后方,升降杆一端穿过滑动件二且与浮箱固定,浮箱位于船体的底部下方,升降杆的另一端与连杆一的一端相铰接,连杆一的另一端与浆板相铰接且浆板向前摆动被限制,连杆一与滑动件一通过铰接件相铰接,且连杆一滑动穿过铰接件。采用直接利用波浪能驱动推进的机械式设计模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续航的能力和使用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无人船舶具有降低人工成本、节能降耗、减少事故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的观测、实验样本的采集以及海上巡航等领域中。现有的传统无人船为了保证较好的续航推进能力,都需要携带大量的能源,从而使得由于能源的限制,为还有环境长时间、大范围的观测和实验采样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820197769.0)公开了一种无人船包括船体,安装在所述船体上的电控组件,包括电源模块,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支架及与所述电源模块点连接的太阳能板,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以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船体间隔,及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的风力发电组件,安装在所述船体上,并位于所述船体和所述太阳能板之间,而使所述太阳能板遮挡所述风力发电组件。上述的无人船虽然具有较好的续航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的无人船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其推进动力的来源均是建立在通过将太阳能或风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能来提供推进的动力,而能源在转化的过程中会发生消耗导致能源的利用率较低。2、海洋的环境不比陆地,多变且相对来说更加的恶劣,容易导致电控组件、太阳能发电组件和风力发电组件的损坏,而在失去了电能供应的情况下,该无人船就相当于失去了动力来源,再也无法保持推进和续航了,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依然较差。3、结构复杂,太阳能发电组件和风力发电组件等造价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续航能力、使用寿命以及能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舶,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本船舶还包括若干组沿船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划桨组件,所述划桨组件包括滑动件一、滑动件二、浆板、连杆一、升降杆和浮箱,所述滑动件一和滑动件二均滑动连接在船体的两侧且能够沿船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动件一位于所述滑动件二后方,所述升降杆一端穿过所述滑动件二且与上述浮箱固定,所述浮箱位于船体的底部下方,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一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浆板相铰接且所述浆板向前摆动被限制,所述连杆一与滑动件一通过铰接件相铰接,且所述连杆一滑动穿过所述铰接件。
本船舶可用于海洋环境的观测、实验样本的采集以及海上巡航等领域中。当波浪向上运动时,带动浮箱向上运动,即浮箱位于波浪的波峰上,波浪能够推动船体向前运动,而浮箱向上运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升降杆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其相铰接的连杆一绕与滑动件一的铰接处向前上方摆动,由于浆板能够相对连杆一可向后摆动,从而桨板不会对水体产生推力,即不会产生对船舶向前运动的阻力。而当波浪向下运动时,带动浮箱下降,即浮箱位于波浪的波谷上,升降杆下降能够带动连杆一向后下方摆动,由于浆板向前摆动被限制,浆板随之向后下方摆动,对水产生推力,从而驱动船舶向前移动。本船舶一改常规的将太阳能、风能或波浪能等转化为电能,再有电能驱动推进的设计思路,采用直接利用波浪能驱动推进的设计模式,避免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耗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本船舶对波浪能的利用是采用机械式的结构来实现的,更加的适用于海洋环境,不易损坏,而且即使其中一组的划桨组件损坏后,依然能够继续使用,保证有足够的续航推进动力,进一步提高了续航的能力和使用的寿命,而且机械式的结构造价成本也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海浪主动补偿的混联登乘机构运动规划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破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