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44357.4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系统 梁组件 内支撑 模组支撑 承载梁 防撞性能 下箱体 焊接 电动车技术领域 纯电动乘用车 纯电动汽车 抗冲击性能 空间利用率 承载性能 底板焊接 辅助器件 内表面 上表面 下表面 侧板 竖直 承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梁组件包括承载梁、模组支撑梁;所述承载梁竖直焊接在模组支撑梁的上表面;所述模组支撑梁的下表面与下箱体的底板焊接,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与下箱体对应侧的侧板的内表面焊接。大大提高了箱体的抗冲击性能;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箱体防撞性能,而且能够满足纯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系统及其辅助器件的承载要求;从而解决现有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空间利用率不高、承载性能、防撞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纯电动乘用车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动力电池系统是纯电动乘用车的能源存储和供给系统,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一种重要组成部件,其箱体需要能够承装一个或多个动力电池组、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元器件。因此,动力电池系统箱体的空间布置比较严格,既不能影响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性,也不能影响整车动力性能。
当前,纯电动汽车为满足日常使用要求,其所携带的电池能量通常需要达到30千瓦时甚至更高,重量一般达到300公斤以上。并且,电动汽车的性能要求比较严格,而其空间又往往比较紧凑。因此,当前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既需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满足承重及安全要求,又需要满足车辆对电池系统提出的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该内支撑梁组件能够满足纯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系统及其辅助器件的承载要求;从而解决现有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箱体承载性能、防撞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纯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系统及其辅助器件的承载要求;解决现有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系统箱体空间利用率不高、承载性能、防撞性能差等问题的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内支撑梁组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箱体内支撑梁组件,所述内支撑梁组件包括承载梁、模组支撑梁;所述承载梁竖直焊接在模组支撑梁的上表面;所述模组支撑梁的下表面与下箱体的底板焊接,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与下箱体对应侧的侧板的内表面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承载梁包括U型承载梁主体,在承载梁主体的两端设有倾斜向下的坡口,坡口的上表面焊接有吸能板,所述吸能板和承载梁主体两端形成吸能盒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模组支撑梁包括水平连接部和拱高部;其中水平连接部与底板进行焊接;拱高部的上表面与承载梁焊接,并且在承载梁的两侧预留有电池模组支撑面;在电池模组支撑面上沿长度方向均布电池模组连接孔,电池模组连接孔的下表面焊接有电池模组紧固螺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拱高部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下设有调整振动频率的槽。
上述的槽的形状为半圆形、矩形、梯形。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安装在动力电池系统箱体,使得动力电池系统箱体整体强度增大,有效提高箱体载重承受能力,同时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箱体的空间利用率高,满足了车辆对电池系统空间和结构强度的要求,同时满足了对电池模组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图3是动力电池系统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落一体式电源装置
- 下一篇:软包电池支架、软包电池组及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