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贻贝脂质微囊化产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983.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勇;孙胜男;刘中原;于卓良;赵宁;奚丹;王艺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C11B1/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贻贝 微囊化 脂质 喷雾干燥 性状稳定 制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大豆卵磷脂 可溶性淀粉 纳米微胶囊 壁材包埋 粉末产品 高压均质 微囊粒径 原料提取 包埋率 产品包 粗乳液 冻干粉 环糊精 机溶剂 可食性 包埋 均质 乳液 吐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贻贝脂质微囊化产品的制备方法,以贻贝冻干粉为原料提取贻贝油脂,将所述贻贝油脂用含β‑环糊精、可溶性淀粉、大豆卵磷脂及吐温80的粗乳液进行包埋,经过均质和喷雾干燥得到脂质微囊化粉末产品。本发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得性状稳定,品质优良,不含有机溶剂的贻贝油脂。选取可食性壁材包埋贻贝油脂制成乳液,经过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制得贻贝油脂纳米微胶囊,其产品包埋率高,性状稳定。贻贝脂质微囊化产品的包埋率在45%以上,微囊粒径分布在700~900nm,微囊化产品Zeta电位值在‑40~‑20mV。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贻贝脂质微囊化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贻贝(Mytilus edulis)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型养殖贝类,产量巨大,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锰、锌、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且富含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誉为“海中鸡蛋”。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频发,ω-3PUFA(尤其是EPA和DHA)在预防上述疾病方面效果显著,故贻贝可以作为获取ω-3PUFA的良好来源。但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得到的贻贝脂质性状不稳定,易含有藻类腥味或重金属残留,且较易氧化劣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制备贻贝油脂并通过β-环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包埋后,经喷雾干燥制得其微囊化产品。该生产工艺上安全环保,操作简便,且制得微囊化产品粒径均匀,性状稳定,品质良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贻贝脂质微囊化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取油脂:以贻贝冻干粉为原料,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贻贝油脂;
S2、制备壁材溶液:将壁材溶解于60~80℃水中,加热保持60~80℃,搅拌使壁材完全溶解,得壁材质量分数(m/m)为3%~6%的壁材溶液,其中所述壁材由β-环糊精和可溶性淀粉按质量比4:1~6:1组成;
S3、添加乳化剂:向步骤S2所述壁材溶液中加入其质量0.5%~1%的大豆卵磷脂和0.05~0.1%的吐温80,混匀,得粗乳液;
S4、包埋:向步骤S3所述粗乳液中加入步骤S1所述贻贝油脂,搅拌混匀,均浆,得均一稳定的乳液;所述贻贝油脂和粗乳液的质量比为1:30~1:50;
S5、均质:将步骤S4所述乳液在500~800bar压力下连续高压均质2~3次,得微囊乳液;
S6、喷雾干燥:将步骤S5所述微囊乳液喷雾干燥,得微囊化粉末产品。
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贻贝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取贻贝肉,真空冷冻干燥,得贻贝冻干粉;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参数为:50℃、2h;-40℃、3h;30℃、5h;-20℃、5h;10℃、5h;0℃、10h;5℃、15h;10℃、15h;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真空度为0。
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参数为: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时间在1~3h。
优选方式下,步骤S4所述匀浆的参数为:8000~12000r/min、10~20min
优选方式下,步骤S6所述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口温度为120~150℃,出风口温度为80~100℃,蠕动泵流速为25~3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得性状稳定,品质优良,不含有机溶剂的贻贝油脂。
2、选取常用的可食性壁材包埋贻贝油脂制成乳液,经过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制得贻贝油脂纳米微胶囊,其产品包埋率高,性状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