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云母堆浸浸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41933.X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平;李大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B3/06 | 分类号: | C22B3/06;C22B26/12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母 浸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矿石提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云母堆浸浸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磨矿;②拌酸;③拌水和硅氟酸;④熟化;⑤破碎筑堆;⑥堆浸;⑦收集浸出液。本发明方法无需高温煅烧脱氟,无需低温焙烧,无需加压浸出,减少了设备投资,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简洁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石提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云母堆浸浸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因而导致对碳酸锂的需求量快速攀升。如何开发利用各种锂资源制备碳酸锂,满足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
锂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固体矿物资源和液体矿床资源两种形式存在,固体矿物资源又主要分为锂辉石矿物与锂云母矿物。中国锂辉石矿物资源比较缺乏,而锂云母却很丰富,江西省宜春地区锂云母储量巨大,锂的储量以氧化锂计为257.8万吨,因此以锂云母作为原料提取碳酸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锂云母提锂方法主要有酸法、碱法、盐法三大类。酸法主要以硫酸为浸出剂,一般需预先高温脱氟焙烧破坏云母结构,或加硫酸焙烧,然后再浸出,存在煅烧脱氟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硫酸用量较大,浸出液余酸高,中和渣产量大等缺点。
碱法有传统的石灰石烧结法、焙烧脱氟石灰压煮法、石灰乳直接压煮法等,其中石灰石烧结法生产1吨碳酸锂会产生80吨干渣,渣产量非常大,且能耗高。而石灰乳压煮法液固比大,浸出液锂浓度低,过滤困难。
盐法以硫酸盐、氯化物等与锂云母混匀后在高温下煅烧反应提锂,其中硫酸盐法一般使用硫酸钾,价格昂贵,试剂成本高。氯化盐法焙烧产生氯气,环境污染大,对设备腐蚀严重,而且碳酸锂产品中氯根容易超标。
专利CN101885496A公开了一种锂云母氟化学提锂工艺,锂云母加硫酸与氟硅酸,先在50~150℃预反应1h,再进入回转窑在150~350℃反应1~4h,然后用水浸出。没公开锂的转化率与浸出率及总回收率,经浓缩除杂后加碳酸钠沉淀,只得到80%以上的锂盐粗产品。
专利CN102337399A公开了一种碱溶法处理锂云母提锂的方法,将锂云母与强碱液混合,在8公斤压力、150℃下反应6小时以上,浸出渣再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次浸出,该专利没有公开锂的浸出率。
专利CN102586587A公开了一种处理锂云母矿的新方法,锂云母矿经过900℃高温煅烧脱氟,再磨细后,和石灰及碱金属盐混合进行压煮浸出,在150℃下低压压煮2小时左右,浸出率Li90%、K80%、Rb70%。
专利CN101736169A公开了一种脱氟焙烧氯盐压煮从锂云母中提锂的方法,首先在900℃主要煅烧脱氟,磨细后加入氧化钙与氯化钠在高压釜内压煮,该专利没有公开锂及铷钾的浸出率。
专利CN103145158A公开了一种硫酸焙烧法锂云母制备碳酸锂的方法,首先在900℃主要煅烧脱氟,然后磨细伴酸焙烧,然后经过两段浸出,锂的浸出率在96%以上。
以上公开的专利均需要高温煅烧脱氟再联合低温硫酸焙烧或者高压浸出,工艺流程长,设备投资大、能耗高、操作复杂。
专利CN106086471A公开了一种锂云母脱氟和有价金属浸出的方法,将锂云母精矿磨细到70%通过200目,然后拌入硫酸熟化20~30小时,并确保脱氟达到95%以上,然后再加水浸出。虽然减少了高温煅烧环节,但必须将锂云母精矿磨细到70%通过200目,磨矿成本较高;且为了确保脱氟达到95%以上,必须保温熟化20~30小时,熟化时间长导致能耗高,设备产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云母堆浸浸出方法,实现高效经济地分解破坏锂云母、浸出其中的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云母堆浸浸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