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甲基-8-甲氧基苯并呋喃[2,3-b]吡啶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41401.6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耿巍芝;周易;李恒;刘伟利;马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润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91/048 | 分类号: | C07D491/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甲氧基苯 呋喃 吡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8‑甲氧基苯并呋喃[2,3‑b]吡啶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通过2‑氯‑3‑硝基‑6‑甲基吡啶和愈创木酚的亲核取代反应构建碳氧键,之后再在钯碳催化下水合肼还原硝基生成相应的芳胺。芳胺在亚硝酸异戊酯作用下关环合成2‑甲基‑8‑甲氧基苯并呋喃[2,3‑b]吡啶。本方法不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2‑氨基‑3‑溴‑6‑甲基吡啶和2,3‑二甲氧基苯硼酸作为原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本方法前两步采用操作简单的亲核取代反应和重氮化反应,避免了操作要求较高的Suzuki偶联反应以及相应的贵金属钯催化剂。该方法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高、适合工艺放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甲基-8-甲氧基苯并呋喃[2,3-b]吡啶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光电材料日渐受到更广泛的欢迎,第一,有机光电材料的原料成本相对于无机材料更低,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第二,有机材料的固有性质,比如柔性,使其可以应用于柔性材料的制备。有机光电材料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光电晶体管,有机光伏电池和有机光检测器等,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简称OLED)展示出显著优于传统发光材料的特性, OLED是利用器件上的有机薄膜在电压存在下发光,这类器件具有轻便、自发光,亮度高,视角广,对比度极高,能耗低,驱动电压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此外,通过添加合适的掺杂剂,可以有效调节有机发射层的发光波长。
OLED材料分为两大类:有机电致荧光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磷光发光材料。早期的OLED 属于单线态荧光发光,是通过电致单线态激子通过光发射机制驰豫发光,在有机电致发光过程中,三线态激子与单线态激子的生成比例是3:1。实现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发光体可实现荧光发光体四倍的能量效率。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展现出稳定的理化性质,较低的生化温度,较高饱和色彩CIE值,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品和生产科研领域,例如计算机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医疗显示器、电视机、广告牌和照明等;也可以用于内部或外部照明与信号传导,如镭射屏、全透明显示屏、广角全息显示屏、柔性可折叠显示屏、激光打印机、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取景器、微型显示器以及车辆、银幕、剧院或体育馆等大面积显示屏。有机电致磷光材料也可用于其他光电器件,例如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光电探测器、有机晶体管等。
OLED磷光发光体材料通常为铱和铂的配合物,三(2-苯基吡啶)铱,绿光发光分子,具有以下结构:
2-苯基吡啶与2-(4-二苯并呋喃)-吡啶为配体的铱杂配合物是广泛应用的有机磷光材料。二苯并呋喃结构扩展了配体的共轭平面,降低配合物的LUMO轨道能级,导致材料的发光红移,降低了不饱和绿光成分。如表1所示,配合物1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6nm,配合物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8nm。当引入氮杂二苯并呋喃取代片段后,基团吸电子性增强,配合物LUMO能级降低。吡啶并呋喃并苯的配合物3较二苯并呋喃配合物2蓝移5nm。这使得配合物3更适合应用为显示器中的饱和绿色。
表1不同配合物的结构、氧化还原电势和最大吸收波长
已有专利报道的四配位铂配合物(US 20160285014A1)与六配位铱配合物(EP2982729A1)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作为OLED磷光材料的发射体:
这些配合物均含有2-甲基-8-(2-吡啶基)苯并呋喃[2,3-b]吡啶的小分子,该化合物的产业化制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甲基-8-(2-吡啶基)苯并呋喃[2,3-b]吡啶的合成方法2006年被首次报道(专利号:EP 2730 583A1),合成方法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润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润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