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单角翘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7705.5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昝现亮;王凤琴;刘子英;郭薇;李旭东;张喜榜;李飞;文杰;龚波;陈飞;王炳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单角翘 缺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单角翘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第一驱动侧的位置,以第一驱动侧为基准调整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第一工作侧的位置,使得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从而使得带钢在经过矫直机时受力较为均匀,不会发生跑偏;确定辊道辊系各个辊的第二驱动侧的位置,以第二驱动侧为基准调整辊道辊系各个辊的第二工作侧的位置,使得辊道在输送钢带时确保了带钢进入矫直机的位置;确定矫直机辊系中心线的位置,根据带钢的厚度确定带钢的许用跑偏量,保证了带钢在断面在宽度方向上受力均匀,降低带钢不对称延伸的产生,预防单角翘的产生,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单角翘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钢卷的轧制加工过程中,带钢开卷之后,钢卷经压辊、穿带台等设备将带头引入夹送辊进入矫直机进行矫直,但是在矫直机中,带钢位置往往会偏离机组辊系中心线位置,在机组辊系压下调整时,由于偏离导致的带钢宽度方向上受力不均,会导致带钢向两侧不对称延伸拉长,从而在剪切后极易产生单角翘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利用张力辊实际扭矩数据的变化关系判断打滑位置,根据扭矩变化程度判断打滑开始时间及打滑结束时间的判断平整机张力辊打滑位置和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降低单角翘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第一驱动侧的位置,以第一驱动侧为基准调整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第一工作侧的位置,第一驱动侧和第一工作侧为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两端;
确定辊道辊系各个辊的第二驱动侧的位置,以第二驱动侧为基准调整辊道辊系各个辊的第二工作侧的位置,第一驱动侧和第一工作侧为辊道辊系各个辊的两端;
确定矫直机辊系中心线的位置,根据带钢的厚度确定带钢的许用跑偏量。
优选的,以第一驱动侧为基准调整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第一工作侧的位置具体包括:
将第一工作侧高于第一驱动侧的数值定义为正值,将第一工作侧低于第一驱动侧的数值定义为负值,调整第一工作侧相对于第一驱动侧的高度的范围为-0.05mm/m~0.05mm/m。
优选的,以第一驱动侧为基准调整矫直机辊系各个辊的第一工作侧的位置还包括:
将第一工作侧朝向机组运行方向倾斜的数值定义为正值,将第一工作侧背离机组运行方向倾斜的数值定义为负值,调整第一工作侧相对于第一驱动侧的倾斜的范围为-0.1mm/m~0.1mm/m。
优选的,以第二驱动侧为基准调整辊道辊系各个辊的第二工作侧的位置具体包括:
将第二工作侧高于第二驱动侧的数值定义为正值,将第二工作侧低于第二驱动侧的数值定义为负值,调整第二工作侧相对于第二驱动侧的高度的范围为-0.05mm/m~0.05mm/m。
优选的,以第二驱动侧为基准调整辊道辊系各个辊的第二工作侧的位置还包括:
将第二工作侧朝向机组运行方向倾斜的数值定义为正值,将第二工作侧背离机组运行方向倾斜的数值定义为负值,调整第二工作侧相对于第二驱动侧的倾斜的范围为-0.1mm/m~0.1mm/m。
优选的,在根据带钢的厚度确定带钢的许用跑偏量之前,还包括:
根据公式σ=Ey/ρ确定带钢的翘曲极限应力;
式中:σ为翘曲极限应力,MPa;E为带钢弹性模量,MPa;y为带钢厚度,mm;ρ为卷取半径,mm。
优选的,根据带钢的厚度确定带钢的许用跑偏量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