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酪氨酸酶的三明治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7215.5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德婵;先丽;卢玉栋;翁婷炜;沈慧英;吴阳;朱兰瑾;陈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酪氨酸 三明治 结构 sers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酪氨酸酶的三明治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该SERS传感器利用酪氨酸酶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的原理,通过磁性基底的吸附和表面增强拉曼探针的增强作用,基底上的固相抗体与标记抗体通过与抗原的结合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标记抗体”三明治结构,通过对标记分子SERS信号的识别进行分析酪氨酸酶的含量,据此建立了检测酪氨酸酶的表面增强拉曼分析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样品消耗少等优点。此外,利用此传感器检测酪氨酸酶具有良好的的线性,检测限较低,可达1ng/mL。同时,实际人血清样品中酪氨酸酶的加标回收率在96.0%‑136.0%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有望成为临床检测酪氨酸酶的一种有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增强拉曼分析检测技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酪氨酸酶的三明治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酪氨酸酶(TYR)是一种含铜氧化酶,可将单酚或邻苯二酚转化为相应的邻醌,是从酪氨酸生物合成黑色素的限速酶。酪氨酸酶也是一种细胞质的黑素细胞分化蛋白,通过介导酪氨酸氧化成部分醌来启动黑色素的形成,TYR是检测黑色素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因为它的表达水平与恶性水平密切相关。此外,异常水平的酪氨酸酶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病,如白癜风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综合征。因此,酪氨酸酶测定在临床诊断、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和分光光度法。但是这些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不够高,特异性低,色谱和荧光分析,受到繁琐的样品处理,复杂的探针合成或昂贵仪器的要求的限制。中国专利号(CN 10285423313 B)公开了一种基于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易受到环境的干扰,检测的重现性较差。中国专利号(CN 109239255 A)公开了一种基于壳聚糖-铂纳米粒子催化显色体系的酪氨酸酶及其抑制剂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检测酪氨酸酶,但是灵敏度不够高。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非破坏性,操作简单,所需样品量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合成SERS活性核-分子-壳纳米粒子,其中分子层夹在贵金属的核和壳之间,该分子显示稳定的SERS信号,因此可以做为内标定量检测。4-巯基苯甲腈做为内标分子,因为它在生物静默区有信号,这样在生化分子的检测过程中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磁性SERS活性基底的生物传感器能自动快速分离三明治结构,避免了固态基底检测蛋白质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并且利用外部磁场能将分散的三明治结构汇聚成可逆的聚集体,产生新的SERS热点。因此开发一种三明治结构SERS传感器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用于检测酪氨酸酶的三明治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应具有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该传感器可以应用于人体血液中酪氨酸酶的检测。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其在酪氨酸酶的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酪氨酸酶灵敏检测的三明治结构SERS传感器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金溶胶的制备
取100ml质量分数为0.01%的氯金酸溶液在磁力搅拌下加热至沸腾;然后取1-2ml质量分数为1%柠檬酸钠溶液,加入沸腾的氯金酸溶液中,待沸腾10-20min后,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制成纳米金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