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6483.5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强;陈明;程海林;俞玉明;安庆龙;金路;明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许丽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细长 整体 精密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下料;S2、热加工;S3、粗车端面及外圆;S4、钻、镗内孔;S5、珩磨内孔;S6、半精车、精车外圆;S7、精磨外圆;S8、微挤压校形;S9、精车端面;S10、检验及包装。本发明可以实现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最大长度575mm、最小管径24mm、最大长径比24、最薄壁厚0.3mm的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内孔、外圆精度达到IT5级,同轴度达到0.025mm,直线度达到0.025mm,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是一种高效、精密、低成本的薄壁细长管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细长管类零件由于长径比大,属于典型弱刚性零件,加工过程易变形和产生切削颤振,加工尺寸精度和直线度指标控制难度大;细长管内孔属于深长孔,加工空间受限,采用传统钻削方法冷却润滑、排屑断屑困难,热量容易聚集,故刀具磨损剧烈,而且高温导致零件发生热胀变形,影响加工尺寸精度;此外,薄壁特征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零件的刚性,提高了零件的装夹难度,而且壁厚的控制一般通过内孔和外圆尺寸间接获得,在加工过程中既要控制内孔、外圆尺寸公差,又要间接保证壁厚公差,给工艺设计和零件加工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方法,从工艺流程设计、装夹方式设计、加工刀具优化、加工余量控制等方面,解决弱刚性零件变形控制、深长孔精密加工、薄壁公差尺寸控制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壁细长管件整体精密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
S2、热加工;
S3、粗车端面及外圆;
S4、钻、镗内孔;
S5、珩磨内孔;
S6、半精车、精车外圆;
S7、精磨外圆;
S8、微挤压校形;
S9、精车端面;
S10、检验及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钻、镗内孔包括:
S4-1、加工导引孔:
外圆使用V形块装夹,钻、铰加工导引孔,导引孔深度为3倍孔径;
S4-2、加工深长孔:
使用硬质合金深孔枪钻加工深长孔,使用扩孔钻扩深长孔,扩孔后余量1.2mm;使用内孔镗刀镗孔,镗孔后余量0.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
外圆使用弹簧变径套装夹,采用立式珩磨机粗珩、精珩内孔至尺寸,公差预留0.04~0.07mm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
内圆使用机械式芯轴装夹,采用精密数控车削中心半精车、精车外圆,半精车使用刀尖圆角为0.2mm的菱形可转位刀片,精车使用非标防震颤专用外圆车刀,精车后余量0.1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
内圆使用机械式芯轴装夹,采用外圆精密磨床磨削外圆至尺寸,保证壁厚尺寸精度和壁厚公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
使用微挤压工艺校正外圆直线度和内外圆同轴度,对薄壁细长管件的材料进行缩口整形推力计算,确定功率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9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把手杆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轴承套圈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