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可升降式鳍板液压提升装置及自动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5657.6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肖能齐;吴灿;许章菁;李令仪;雷振;江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拉线 位移 传感器 升降 式鳍板 液压 提升 装置 自动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可升降式鳍板液压提升装置及自动调控方法,它包括在升降鳍板提升过程中,采用拉线位移传感器对升降鳍板的前端和升降鳍板的后端的位置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检测值通过调节对称分布式的液压马达提升机构提升速度对升降鳍板的平衡状态进行自动调节控制,以解决升降鳍板在提升时出现前倾和后倾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安全可靠和易于维护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可升降式鳍板液压提升装置及自动调控方法,属于船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科学考察船上,先进的科学考察设备安装方式主要是采用固定式安装在鳍板底部,鳍板通过轴与船体中部相连。传统固定式安装导致船舶航行时实际吃水增加,同时设备的更换以及鳍板系统的维护都必须在坞内进行。与传统固定式安装的鳍板系统相比较,科学考察船鳍板升降系统采用可升降式,安装在船舶中部,在深井内对鳍板升降系统进行修护,便于安装和更换科学考察设备。可升降鳍板主要状态分为(1)升降鳍板底部仪器在水下进行探测活动的巡航状态;(2)当升降鳍板底部科学探测仪器完成探测后,需要将升降鳍板提升以便于更换鳍板底部科学探测仪器,该过程为提升状态;(3)当升降鳍板的科学仪器不进行任何试验或需要对升降鳍板进行维护时,该状态为维护状态。
当可升降鳍板处于提升状态时,由于船舶在海洋中会受到来自海底洋流、水流冲击和波浪冲击等作用,因此将导致升降鳍板沿鳍板导轨运动过程中出现前倾或后倾而撞击船体,可能导致安装在升降鳍板底部的精密海底科学探测仪器损坏而无法正常进行试验。通过设计一种在可升降鳍板提升过程中,对升降鳍板的前倾或后倾现象进行实施动态监测下调节升降鳍板前后端提升速度,从而保证可升降鳍板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可升降式鳍板液压提升装置及自动调控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两个拉线位移传感器监测升降鳍板上端面与船体顶板之间距离,根据位移值之差来调控升降鳍板前/后端的液压马达的速度,从而控制提升升降鳍板的钢丝绳的速度,确保可升降鳍板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可升降式鳍板液压提升装置,它包括用于对升降鳍板进行提升的前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和后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所述前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和后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都固定安装有船体连接板上;所述船体连接板和升降鳍板之间对称安装有前端位移传感器和后端位移传感器;所述升降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其导向的升降鳍板后导轨和升降鳍板前导轨。
所述前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船体连接板底部的前端液压马达,所述前端液压马达的卷扬筒上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船体连接板上的前端滑轮之后与升降鳍板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钢丝绳末端通过前端U型环与升降鳍板的顶部固定相连。
所述前端滑轮通过前端滑轮支撑架固定在船体连接板的底部。
所述后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包括固定在船体连接板底部的后端液压马达,所述后端液压马达的卷扬筒上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船体连接板上的后端滑轮之后与升降鳍板固定相连。
所述第二钢丝绳末端通过后端U型环与升降鳍板的顶部固定相连。
所述后端滑轮通过后端滑轮支撑架固定在船体连接板的底部。
所述前端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在船体连接板底部的前端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前端拉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靠近前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所在的一侧,所述前端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通过前端半环形扣与升降鳍板固定相连。
所述后端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在船体连接板底部的后端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后端拉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靠近后端液压马达提升机构所在的一侧,所述后端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通过后端半环形扣与升降鳍板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