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2764.3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元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8/22 | 分类号: | C08F8/22;C08F11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聚氯乙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合成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反应器抽真空使聚氯乙烯颗粒内部形成负压,然后在负压条件下通入氯气,有利于氯进入聚氯乙烯颗粒内部进行反应,随着氯气的连续通入,反应器内压力升高并逐渐转换为正压,反应器内气体由氯气逐步转化为HCl,氯气浓度下降,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生的HCl废气排出,并重复上述操作,本发明采用多次重复从负压到正压的操作过程,既有利于每次形成的负压使得氯气进入聚氯乙烯颗粒内部,又有利于反应器内氯气的有效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使得氯在聚氯乙烯大分子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氯化聚氯乙烯产品热稳定性的提高,并可提高氯的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聚氯乙烯(简称CPVC)是聚氯乙烯经过氯化反应制得的特种合成树脂。该特种合成树脂的结构具有饱和性且氯含量高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较高的维卡软化温度,且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化学药品性、阻燃性和气密性,色泽稳定性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具有较高耐热要求的塑料管材、型材、板材和注射成型制品等。
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水相悬浮法和气固相法两种,目前工业生产普遍采用水相悬浮法。水相悬浮法制备氯化聚氯乙烯的方法是:将粉状聚氯乙烯(简称PVC)悬浮于水中,在紫外线照射或引发剂存在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通入氯的重量根据不同用途产品所需的氯含量确定(一般氯含量约62~72%),当全部氯气通入反应器后,停止通入氯,然后用纯净水反复洗涤氯化产物直至物料基本不含酸性,经干燥得到产品。由于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工艺水,且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气固相法已逐步被用于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如中国专利CN101831021A和CN102786610A公开的方法,皆是将聚氯乙烯粉末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在氯气的吹动下使得PVC粉呈现沸腾状,同时发生氯化反应,得到CPVC。然而,这种方法得到的CPVC产品中氯元素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造成产品的热稳定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使氯化聚氯乙烯中的氯元素呈现均匀分布,提高氯化聚氯乙烯产品的热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氯乙烯和防粘结剂置于反应器中,将反应器抽真空至压力为-0.1~-0.05MPa,然后通入氯气至反应器中压力为0.2~0.6MPa,进行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废气排出,重复抽真空-通氯气进行氯化反应-排废气的操作,得到氯化聚氯乙烯。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为500~1300,含水量<0.3wt%,粒径为100~315μm。
优选的,所述防粘结剂为二氧化硅、白炭黑或滑石粉。
优选的,所述防粘结剂的粒径为5~10μm。
优选的,所述防粘结剂与聚氯乙烯的质量比为0.1~5:100。
优选的,所述氯化反应在引发剂存在或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进行,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优选的,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和/或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与聚氯乙烯的质量比为0.1~1:100。
优选的,在通入氯气的过程中,所述反应器中压力的上升速度为0.01~0.2MPa/10min。
优选的,所述氯化反应的温度为40~65℃,时间为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元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元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