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2682.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潘迪;保志远;李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66;H04L29/0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网关 采集装置 测试系统 测试指令 总线 上位机 测试 人机交互界面 输出测试结果 测试过程 测试效率 接收用户 发送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以太网网关测试过程操作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该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包括:被测以太网网关、上位机以及连接在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和所述上位机之间的总线采集装置;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测试指令,并根据所述测试指令向所述总线采集装置发送与所述测试指令相对应的测试用例;所述总线采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用例,对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网关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新的电器架构中,以太网作为一种新型汽车网络已经存在。车载网关作为不同网 段以太网/CAN信息传输的关键零部件,实现报文、信号路由、程序刷写等功能,车载以太 网网关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车辆的使用至关重要。整车逻辑功能的需求变更导致网关软件 迭代周期短,测试时间缩短。
现有的网关测试方法主要通过总线分析设备捕获的数据,人工进行实时监控,逐个信 号和报文去分析和判断。由于总线报文数据量大,数据更新速率较快,加以太网网关控制 策略的复杂性,人工测试存在测试难度大、工作量大、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测试深 度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以 太网网关测试过程操作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包括:被测以太网网关、上位机以及连 接在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和所述上位机之间的总线采集装置;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测试指令,并根据所述测试指令向 所述总线采集装置发送与所述测试指令相对应的测试用例;
所述总线采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用例,对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进行测试,并输出 测试结果。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的可编程程控电源;
连接在所述可编程程控电源和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之间的板卡,所述板卡与所述上位 机连接,所述板卡在所述上位机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可编程程控电源进行上电,以为所述 被测以太网网关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可编程程控电源通过以太网分别与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板卡连接,所述上 位机通过USB线束与所述总线采集装置连接,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通过CAN网络或100Base-T1以太网网络与所述总线采集装置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 的车载以太网网关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上位机将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所应用的车型项目的通信协议以及数据库文件导入至所 述总线采集装置中,以使所述总线采集装置获取到包含有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和待模拟节 点的报文ID、报文周期和报文信号的配置文件;
上位机接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测试指令,并将与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用例 发送至总线采集装置;
总线采集装置根据所述测试用例,对被测以太网网关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优选地,所述测试指令中携带有对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的待测试路由类型信息以及上 电参数信息,将与所述测试指令对应的测试用例向外发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测试指令中携带的上电参数信息,向板卡发送上电控制参数,使 所述板卡根据所述上电控制参数控制可编程程控电源进行上电,以为所述被测以太网网关 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运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级联方法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