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光诱变色防护涂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29808.7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8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五岳松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81/06 | 分类号: | C09D181/06;C09D129/04;C09D191/00;C09D5/26;C09D5/08;C09D5/14;C09D7/6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层 聚乙烯醇 聚砜树脂 改性 涂料 四甘醇二丙烯酸酯 色差 变色防护 初步混合 二氧化钛 方面表面 防护涂料 抗氧化性 杀菌性能 石墨改性 助剂处理 羟基乙酸 变色剂 光敏性 可逆性 内涂层 外涂层 石墨 光诱 黄酮 拉伸 乙酯 诱变 加工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效光诱变防护涂料,其由A涂料层和B涂料层组成;将聚砜树脂、聚乙烯醇、改性白石墨、羟基乙酸钾、乙酯黄酮等成分通过初步混合、助剂处理、变色剂改性、白石墨改性、制A涂料层加工后制成A涂料层;并将四甘醇二丙烯酸酯、聚砜树脂、聚乙烯醇、二氧化钛等成分加工混合制成B涂料层;其中A涂料层为内涂层,而B涂料层为外涂层。使用本发明所制涂料在光敏性和可逆性方面表面优良,具有色差小、拉伸强度高和色彩多样等特点,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杀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光诱变色防护涂料。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均普遍采用涂料对建筑外体、产品包装和机械外表层进行喷涂,通过对墙体使用涂料喷涂可增加建筑的美观效果,并可有效提高建筑外体和家具的氧化和防腐蚀性能,通过对机械产品外表面进行喷涂使用可提高机械的防锈性能,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械维修成本;目前,涂料主要分为有机溶性和水溶性涂料,由于有机溶性涂料中采用大量毒性有机溶剂为介质,无论在使用安全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和健康防护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缺陷,所以水溶性涂料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也适应了当今健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对于新的建筑可使任意选择适合的水性涂料进行喷涂使用,而对于一些老旧建筑物,其表面已经使用涂料,需要重新涂装时必须对墙体进行打磨除去原有的涂料层,费时费力,并且极大的提高了老旧建筑物的改造成本;并且原有的变色涂料,具有光敏性和可逆性较差,色彩也相对单一,已难以适应现代涂料的多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对于一些老旧建筑物,其表面已经使用涂料,需要重新涂装时必须对墙体进行打磨除去原有的涂料层,费时费力,并且极大的提高了老旧建筑物的改造成本;并且原有的变色涂料,具有光敏性和可逆性较差,色彩也相对单一,已难以适应现代涂料的多种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光诱变色防护涂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光诱变色防护涂料,其包括两层涂料层,分别为A涂料层和B涂料层;
所述的A涂料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去离子水41-52份、聚砜树脂23-34份、聚乙烯醇17-25份、改性白石墨5-11份、羟基乙酸钾7-13份、乙酯黄酮4-9份、苦参素1-5份、膨润土3-8份、改性变色剂4-7份、催化剂0.5-1.4份、纳米水晶颗粒5-8份、消泡剂1-2份和稳定剂1-3份;
所述的A涂料层,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初步混合:将去离子水升温至67-75℃,再加入聚砜树脂和聚乙烯醇,先使用转速为2100-2500r/min均质搅拌器搅拌混合20-26min,再向其中加入羟基乙酸钾、乙酯黄酮和苦参素混合搅拌,并使用超声波分散器振荡17-26min,然后再使用均质搅拌器搅拌24-36min,保温2-3h,制得初混乳浊液;
D2助剂处理:向膨润土中加入消泡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合后向其中喷洒膨润土质量0.3%-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再加热至53-61℃保温40-52min,制得助剂混合物;
D3变色剂改性:取螺硫吡喃、二苯基乙烯、氧化钨和氯化银搅拌混合,然后置于反应釜中,先向反应釜中充满氮气加热至57-73℃保温32-40min,然后再向反应釜中通入反应釜容积7%-11%的离子化氨气,保温反应2-3h,得变色剂前体,向变色剂前体中加入轻质氧化钙、Ce、Gd和La混合均匀,制得改性变色剂;
D4白石墨改性:将白石墨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后抽至真空,然后向反应釜中通入反应釜容积5%-8%的臭氧,升温至91-105℃反应70-80min,制得改性白石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五岳松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五岳松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革用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封孔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