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氧化层流雾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287.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7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冯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44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系统 层流 预氧化 氧化剂 环形布液管 进气装置 废液收集盒 混合氧化剂 氮氧化物 二氧化氮 烟气出口 存储箱 筒体 体内 环形集气管 喷洒氧化剂 布液主管 高效吸收 快速氧化 雾化喷头 烟气入口 一氧化氮 侧支管 吸收区 吸收液 再利用 增压泵 内圈 下端 烟气 连通 回收 保证 | ||
1.预氧化层流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1)、混合氧化剂存储箱(17);
所述进气装置(1)具有烟气入口(2)以及烟气出口(3);所述进气装置(1)上设置有筒体(4);所述烟气出口(3)位于筒体(4)内;
所述筒体(4)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布液管(6);所述环形布液管(6)的内圈内设置有喷射方向指向筒体(4)中轴线的雾化喷头(8);所述雾化喷头(8)在环形布液管(6)的内圈上沿圆周均匀分布;
相邻两个环形布液管(6)之间设置有内支撑筒(7);所述内支撑筒(7)的上端与环形布液管(6)密封连接;所述内支持筒(7)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孔(71);
所述筒体(4)上端与进气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筒体(4)下端设置有氧化剂废液收集盒(9);所述氧化剂废液收集盒(9)上设置有排气管(92);所述氧化剂废液收集盒(9)底部设置有废液输送泵(10);
所述氧化剂废液收集盒(9)上方设置有环形集气管(11);所述筒体(4)穿过环形集气管(11);所述排气管(92)与环形集气管(11)连通;所述环形集气管(11)上设置有出气管(13);
所述筒体(4)的外侧设置有氧化剂布液主管(14);所述氧化剂布液主管(14)通过增压泵(16)与混合氧化剂存储箱(17)连通;所述环形布液管(6)通过侧支管(15)与氧化剂布液主管(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层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下端最后一个环形布液管(6)下方设置有内支撑筒(7);
所述氧化剂废液收集盒(9)上设置有中央环形连接凸台(91);所述中央环形连接凸台(91)插入到筒体(4)内,且与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4)的内腔与氧化剂废液收集盒(9)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层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1)采用除尘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层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上端第一个环形布液管(6)上方设置有耐酸碱腐蚀环(5);所述耐酸碱腐蚀环(5)与筒体(4)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层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布液管(6)以及内支撑筒(7)均采用耐酸碱腐蚀材料制作,或者所述环形布液管(6)的外表面以及内支撑筒(7)的内壁设置有耐酸碱腐蚀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层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布液管(6)的下端设置有环形连接凸台;所述内支撑筒(7)的上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环形布液管(6)的环形连接凸台插入到内支撑筒(7)上端的环形插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2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