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4486.7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G11/00;B60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轮 驱动轮 连线 第一安装座 车辆底盘 第二安装座 弹性组件 方向排列 转动连接 车辆行进方向 交通工具 上下移动 垂直的 上下坡 行进 悬空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其中的车辆底盘: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均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且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沿与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与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且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沿车辆的行进方向排列;第一从动轮位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连线的一侧,第二从动轮位于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连线的另一侧;第一驱动轮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线的一侧,第二驱动轮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线的另一侧。通过弹性组件驱动第一安装座上下移动,防止驱动轮或者从动轮在上下坡过程出现悬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车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例如,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在物流配送中广泛应用,车间中出现自动配送产品的转运车辆。
现有技术中,车辆在爬坡时,容易出现驱动轮悬空打滑的情况;车辆下坡时,容易出现前轮悬空甚至最终导致车辆倾覆的情况;对于车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用于避免车辆上坡时驱动轮打滑及下坡时前轮容易悬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底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弹性组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
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且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沿与所述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沿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连线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连线的另一侧。
在上述车辆底盘中,以车辆前进爬坡为例,在平地阶段,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在第一平面上前行,当位于前侧的第一从动轮到达斜坡上时,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悬空,但是,弹性组件立即伸长,使第一安装座向地面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着地、并继续驱动车辆爬坡上行。另外,此车辆底盘应用在车辆中下坡时,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驱动车辆在第二平面上前进,当第一从动轮到达斜坡上方时出现悬空,由于车辆前方在重力作用下要下倾,第一安装座向靠近第二安装座的方向移动,第一从动轮与斜坡接触着地,此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着地,保障车辆下坡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阻尼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阻尼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或者,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或者,
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包括橡胶块、液压缓冲器或者气动缓冲器。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对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